家有宝宝网

幼兒壓力 一半以上來自父母

很多人總是感慨,要是能回到童年多好呀,那麼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但是真是那樣麼,不是的,育兒專家指出,幼兒也是有壓力的,而孩子的壓力很多是來自生活瑣事,另外孩子的壓力比成年人大,不相信嗎,來看看專家的分析吧:

● 生活瑣事也能帶來壓力

“媽媽,你別再說了行嗎”,每次吃飯被媽媽催促時,4歲的樂樂都會哀求媽媽。剛入園時,樂樂因為吃飯慢老被老師批評,樂樂為此曾抗拒去幼稚園,她說不喜歡總說她吃飯慢、老給她餵飯的生活老師。後來,只要誰在她面前提到吃飯,樂樂就會飛快地跑開,大喊著“我的耳朵關門了,不要再說了。”樂樂媽這才意識到,吃飯這件小事竟然給孩子帶來了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事實上,除了吃飯,對孩子而言,很多生活瑣事都對他們有著深刻的影響。韓國教育心理專家在《孩子的壓力》一書中列舉了孩子在成長中可能面臨的諸多壓力,如孩子剛入園時面臨的分離焦慮,被同齡人欺負,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之間吵架等,但更多是容易被家長忽視的日常瑣事,比如吃飯、睡覺、起床、閱讀、甚至遊戲、動畫片等。

● 孩子的壓力比成年人大

“我們常看到年幼的孩子哭鬧、打人咬人、滿地打滾,其實這都可能是在巨大壓力下的極端反應”,在專家看來,與成年人相比,孩子要承受更多更大的壓力,因為孩子還不具備表達情緒情感、尋求幫助、給予慰藉的能力,他們不清楚該如何表達情緒、緩解壓力。

幼兒期的孩子面臨的壓力主要有以下幾種:1.活動被束縛。目前很多孩子的自由活動時間明顯不足。2、與同伴交往不足。很多孩子回到家沒有與小夥伴遊戲的時間。3、任務過多。現在的孩子每天的學習任務很重,既有幼稚園老師留的作業,也有參加各種培訓班佈置的任務,還有家長對孩子的額外要求,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心理壓力的原因。

“孩子的壓力,有一半以上是來自父母,但父母親往往不覺得。”親子教育專家提醒。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或過分關注都會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壓力,而很多時候,那些給孩子施加壓力的父母本身就不能很好地應對壓力。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壓力無法回避,要讓大人和孩子都得學會面對壓力,理性地表達情緒,唯有尊重孩子的尊嚴、價值,信任孩子內在的自我成長動力和能力,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直面壓力的勇氣和智慧。

● 貼士:孩子面對壓力時的表現

◎習慣改變:夜驚、淺眠、難入睡或睡眠過度、終日困倦。飲食習慣也有改變:食量驟減或過度飲食。

◎身體不適:疲倦、頭痛、腸胃不適、磨牙、心跳不規律、呼吸淺短、頻尿、皮膚長疹等。經生理檢查未發現有特殊肇因,或原有之疾病(如過敏)無故惡化。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本來已能控制大小便後,又頻繁出現遺糞或遺尿的情形也可能屬於壓力問題。

◎情緒變化:憂愁、緊張、易怒、易驚恐不安等。

◎行為變化:退縮、攻擊(肢體、口語)、經常哭泣、注意力不集中、干擾行為增加、強迫性行為(頻繁咬手指、拔頭髮、洗手、敲頭)等。

◎思考特徵:負向、固執而缺乏彈性、猶豫不安等。

上面最後介紹到的就是孩子面對壓力時的表現,專家也說孩子壓力大時是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的,這是家長不能忽略的問題,而且作為家長,要更多的和孩子溝通溝通,當孩子有壓力時幫助孩子緩解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