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學齡前兒童教育應循序漸進

望子成龍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這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因為望子成龍的心態作祟,你就總把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強行讓孩子去做一些他不能勝任的工作,那麼就不可理解了。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應該慢慢的教給孩子每件事情應該如何做,而不是強行要求孩子做到什麼什麼。學齡前期是兒童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你的強行要求和一味的比較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不僅不能起到促進孩子成長的作用,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一方面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為孩子的日後成長埋下了隱患。我們還是通過一個小例子來為你具體說明科學的育兒應該如何做吧。

情景:童童已經6歲了,可是什麼家務活都不會做,媽媽又煩惱又無奈。一聽說鄰居的小孩已經能自己拖地板了,媽媽也迫不及待要鍛煉童童。晚上剛吃完飯,媽媽就命令童童去拖地板,還一直抱怨:“鄰居家的孩子5歲就會拖地板了,你都這麼大了,也應該會了!”童童只好笨手笨腳地搞起清潔,可是卻把地板弄得到處是水……

爸爸媽媽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認為別人家孩子會的事情,自家的孩子也要會,所以常常不知覺地勉強孩子做一些他不能勝任的事情。像童童的媽媽,二話不說就讓童童去拖地板,卻沒有教童童怎麼做,結果只能一團糟,而且還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讓他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其實,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養起來的,強迫他們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變得自卑。爸爸媽媽們可以鼓勵孩子嘗試一些新的事情,但是在嘗試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陪著他,教他怎麼做才更好,孩子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下一次在放手讓他去做,他不僅能做得更好,也能增加孩子的信心,一舉兩得呢。

自信心是學齡前兒童應該重點培養的方向,讓孩子樹立自信心可以很好的激發孩子的潛能,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大有裨益,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所以,作為父母,首先你不要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其次,你應該先告訴孩子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然後再讓孩子去做,並提供必要的指導。不要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應該能做到,就強行要求孩子去做,這樣只能產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