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移位能力發展】寶寶啟蒙遊戲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移位能力發展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瞭解寶寶移位能力發展?瞭解寶寶移位能力發展並不困難。

寶寶發展的重要必經歷程

如同前言提及的俗諺:「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對父母而言,孩子每階段的發展都是彌足珍貴的進步,但是從「爬」再到學會「走」,的確是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轉捩點,因此,以下將針對寶寶的「移位能力」和「爬行的重要性」進行解說。

移位能力

所謂的「移位能力」,是指能自主性操控肢體,以爬、走、跑、跳等動作達成變換位置的目的。下列將介紹隨年紀增長會逐漸發展的移位能力,但依據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發展速度也可能出現個別差異,領先或落後半個月都屬於正常範圍內,家長應多加觀察但無須過度緊張。倘若察覺異常除了尋求早療單位協助,亦可在寶寶至醫療院所接種預防針時,一併請醫師替您檢視寶寶的發展狀況。

1翻身

指寶寶能順暢的向左或向右翻,而非單一方向的翻身,並且能順利翻成背部朝上的姿勢,也能夠順利翻成背部朝下的姿勢。一般來說大約5~5個半月大時能學會翻身,早一點甚至4個半月就能學會,但若超過5個半月還不會翻身就算是發展稍慢,照顧者必須更加注意。

2翻滾

翻滾是指連續性的翻身動作,寶寶大約在5個半月至7個月大時,就能自由且靈活的連續翻滾行進。

3匍匐

肚子貼地的向前或向後爬行,因為此時手臂還沒有足夠的力氣將身體撐起,比較像似毛毛蟲蠕動般緩緩前進,大約在寶寶8個月大會發展出來。

4爬行

手腳並用且肚子離開地面爬行,大致在8個半月至9個月大會出現這個動作。

5扶著站立

扶著床沿、椅背等傢俱可自行站立但還無法邁步移動,大約在11個月大前後會發展出來。

6攙扶走路

牽著旁人的手時可以步伐穩定的緩慢行走,通常約1歲的孩子即可在旁人攙扶下練習走路,發展快速的孩子甚至約11個月會發展出此一位移能力。

7自行走路

不需旁人攙扶可自行獨立走路,大約1歲3個月大時能發展出來。

8拋球

約2歲時,能夠以類似投棒球的方式向前拋球。

9雙腳併攏向下跳

走到最後一階樓梯時能雙腳併攏向下跳,約2歲可完成此一動作。

您家寶貝也是「七坐八爬九發牙」嗎

長輩們常說「七坐八爬九發牙」,其實多數孩子的發展的確會按照這個月齡和順序慢慢進步,但現在孩子們的營養攝取充足,加上家長將更多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所以孩子的發展也可能再稍微快一點,比方說2~3個月大脖子變得硬挺,5~6個月大冒出小牙等。黃名璽治療師提醒,孩子的發展速度較快不見得是優點,更重要的是注意各個動作是否有良好的完成度,只要照顧者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多花時間陪寶寶進行活動,更能幫助孩子站穩成長的腳步。

10跑步

寶寶大約兩歲半左右會逐漸出現跑步的舉動,但這個階段還可能常會跌倒,如果要能夠平穩、快速的跑步則要到3歲以後。

11上下樓梯

上下樓梯又可分為「需要攙扶」或「不需要攙扶」兩種,需要攙扶大約兩歲半可以完成,完全不需要攙扶則要到3歲半左右才能達成。

12雙腳前跳

雙腳併攏、同時起跳離地向前跳躍,要到3~3.5歲左右能達成。

13單腳站立

約3歲可以單腳站立維持2~3秒,約4歲可以單腳站立維持5秒。

14單腳原地跳

4歲左右可以完成單腳原地跳的動作。

15倒退走路

4歲左右可以獨自穩定的在直線上倒退行走。

16單腳前跳

不易踉蹌跌倒的單腳前跳在4歲半左右會發展出來。

啟蒙遊戲

遊戲1 翻山越嶺

景深認知UP 手眼協調UP 肢體反應UP

材料:厚度不同的書籍數本

步驟:

1.將書隨意的散放在地上,各書間的距離約30公分左右。

2.牽著寶寶的雙手,把書本當成小階梯,逐一踩踏、跨過。

3.每當寶寶跨過一本書,爸媽就要誇張的歡呼,以激起寶寶持續嘗試的興趣。

遊戲2 滾球大賽

視覺追蹤UP 手眼協調UP 肢體反應UP

材料:中型軟球一個

步驟:

1.和寶寶面對面坐好,中間約距離30公分。

2.先拿一個球輕輕的滾向寶寶,並發出:“球來了!”“接住!”等提示語。

3.接著輪到寶寶滾球。不論寶寶以何種方式碰球,大人都要給予讚美與肯定,並設法接住球。

4.依此方式,反復進行幾次;等寶寶熟悉後,逐漸加長距離。

5.當寶寶接不到球時,可鼓勵他(她)向球爬過去;過程中爸媽必須配合移位,因為寶寶還無法一邊爬行、一邊將球滾回原來的位置。

遊戲3 驚奇步道

因果認知UP 手眼協調UP 肢體移動技巧UP

材料:絲巾或手帕數條、各類安全玩具

步驟:

1.先讓寶寶坐好,引導他觀察你的動作。

2.將玩具排成兩行,中間留下通道,並用絲巾或手帕一一蓋住玩具。

3.牽著寶寶雙手慢慢走過步道,或是讓寶寶爬行通過。

4.當寶寶接近絲巾或手帕時,鼓勵他掀起,一起探索發現的玩具。

5.然後和寶寶一起將絲巾或手帕重新蓋好,繼續搜尋下一個驚喜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