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肢體語言發展】寶寶肢體語言解讀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寶寶肢體語言解讀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如何瞭解寶寶肢體語言解讀?瞭解寶寶肢體語言解讀並不困難。

孩子動作指引

大動作:四肢的單邊支撐訓練

張慧敏治療師建議,延續第3個月,父母可讓寶寶持續進行單邊承重的練習:讓他坐好,父母協助其身體左右傾斜,輕輕晃動,讓寶寶單邊手腳有支撐到地面的感覺;此項練習能加強平衡感和保護反射,有助於熟練自我保護的機制。

引導小提醒

做單邊承重練習時,父母宜用手從寶寶腋下、扶著身體,幫助他坐穩,以免傾倒;此動作能強化手腳肌力,是未來學爬行的前驅動作。

小動作:完整手部行為的發展

父母此時應該做的,即多鼓勵寶寶運用整只手,在安全前提下,玩著各種物品;不只是抓握,還要能手向前取物,進而逐漸熟悉和加強其他行為,如前面所說「觸摸、抓握、敲擊、伸直、彎曲」等。

引導小提醒

0~4個月的手部發展順序參考:緊握→放鬆→自主放鬆→有意識觸碰物品→開始能伸直和彎曲手部→自主性地抓握取物→手部探索世界。

自我意識的表達

社交:寶寶面對任何有興趣的人事物,特別是媽媽,會發出「咯咯」笑聲。

認知:寶寶好奇心明顯,也能夠運用簡單的行為,向各處探索。

語言:會有意識地發出大叫、尖叫聲等,目的是想告訴大人他對某物喜歡與否。

引導小提醒

建議多以戲劇化態度,如模仿嬰兒聲音,回應寶寶表情和動作,誘發他做出更強烈的表現,亦有助於他學習「有意識地表達情緒」。

寶寶肢體語言解讀

1.寶寶皺起鼻子,嘴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解讀:媽媽,我煩著呢!

2.一向喜歡與媽咪對視的寶寶突然開始不耐煩地躲避媽咪的目光,打哈欠,或者乾脆眯縫著雙眼不理睬媽咪。

解讀:哦,媽咪,我累了!拜託,請讓我安安靜靜地待一會兒。

3.寶寶澄澈的眼底亮光閃閃,口角牽動,笑容驟現,與此同時,雙手晃動,一副悠閒自在的模樣。

解讀:唔!我吃飽了、喝足了,尿布也很乾爽,感覺很舒服,沒有任何煩心的事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能表達我此刻的心情?

4.寶寶瞪大雙眼,將背部弓起,伸開的雙手突然緊握成拳頭,腳趾彎曲,全身悸動。

解讀:哇,好可怕的聲音!(天啊,我要掉下去了!)……我害怕,我要逃離這個可怕的環境!媽咪,快來保護我!

5.媽咪俯下身來看著寶寶。寶寶注視著媽咪熟悉的臉,突然開心地笑了。如果媽咪不抱寶寶,寶寶的笑容便會消失。

解讀:嗯?那不是媽咪來了嗎?好開心啊!可是媽咪怎麼不抱我啊?嗯哼,媽咪抱抱!

6.寶寶癟起小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隨即啼哭起來,聲音越來越大。

解讀:媽咪,我尿布濕了(不舒服了、媽咪好久沒理睬我了……)育兒貼士:如果寶寶不停地哭鬧,但被媽咪抱在懷裡就平靜下來,很可能是媽咪抱寶寶太多,讓他養成了需要時刻抱著的習慣。如果按常規的方法怎麼都哄不住,就要仔細檢查寶寶是否身體有什麼不適,必要時帶他去看醫生。

7.寶寶睡眠不踏實,不停地吸吮舌頭、嘴唇,或者將小手往嘴裡塞,擊打雙頰,頭搖來搖去,仿佛在尋找什麼,隨即開始啼哭。

解讀:媽咪,我好餓啊!快給我運送糧草。

8.寶寶眉筋突暴,臉部皮膚發紅而且目光呆滯。

解讀:壞了,媽咪!救命啊,我要拉臭臭!

9.聽到媽咪的聲音,寶寶立刻轉過頭來,並隨著媽咪的移動而轉動頭部。

解讀:哦,媽咪!我是多麼地愛你!

10.寶寶自得其樂地玩弄舌頭,吧嗒嘴唇,吮手指,吐泡泡,舒緩地揮胳臂踢腿。

解讀:噓,我現在感覺很舒服,讓我自己玩一會兒,千萬別打擾我哦!

11.寶寶一向神氣活現的雙眼突然黯然無光,並且顯得有些呆滯。

解讀:媽咪,我病了。快帶我看醫生吧!

12.當媽咪和寶寶說話時,寶寶看著媽咪的臉,嘴唇不停地蠕動。

解讀:媽咪,我好喜歡你的聲音!請不要停下來,我也在學習說話。

13.見到某人,寶寶扭轉頭,儘量躲避某人。

解讀:哦,拜託,媽咪說沒禮貌的寶寶不是好寶寶,我不能說不喜歡你,不過,你還是知趣點,離我遠遠的吧!

14.寶寶大腳趾後伸,甚至腳板僵硬指向地板,或者腳趾輕度彎曲。

解讀:媽咪,這是我疼痛的暗號。大腳趾後伸:疼痛不是特別厲害。腳板僵硬指向地板:疼痛劇烈。腳趾輕度彎曲:有點不太舒服。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