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孩子吃飯必備營養

養生之道網導讀:

瞭解孩子不吃飯怎麼辦對寶媽極為重要,那麼孩子不吃飯怎麼辦?瞭解孩子不吃飯怎麼辦並不困難。

不要讓孩子吃太多

嬰兒的體重不僅僅是母親,也是所有人關注的一個大問題。幾乎所有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營養不夠、長不高、長不壯,總是鼓勵孩子多吃點、吃好點。

孩子均衡生長是健康的象徵,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養得越胖越好。

丫丫經常在餓了的時候給我一些信號,比如會咂巴著小嘴巴像是要找奶嘴,或者會哭鬧,此時我才準備喂她。如果她決定不吃了,會心滿意足地睡去,有時候還會咬著乳☆禁☆頭卻不再吸吮。

這個時候我會輕輕地把她放下,而不是鼓勵她繼續吃下去。嬰兒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吃飽,所以注意不要人為地干擾他們的胃口。不要把嬰兒叫醒來餵奶,而是要適應孩子自己的吃奶的節奏。

有的地方有一種哺育習慣,在寶寶出生2~3個月後,大人總喜歡給他添加一些糊狀食物作為輔食。老奶奶們都知道這一招,而且一直傳到孫子孫女輩,並成為家喻戶曉的餵養經驗。覺得固體食物抗餓,能夠讓寶寶睡個安穩覺等,然而,從小兒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種餵養習慣卻是要摒棄的。

對人工餵養的嬰兒也一樣:不要強迫嬰兒吃東西,他自己知道何時能吃飽。人工餵養時選擇適量的奶粉至關重要。奶粉數量太多會讓嬰兒營養過剩,在嬰兒體內形成過量的脂肪。嬰兒期形成的脂肪細胞可能讓孩子日後變得肥胖起來。

另外寶寶超重還有可能是糖在作怪。過早地讓寶寶吃甜食,他以後可能就會偏愛甜食,甚至會拒食未加糖的食品。

飲料同樣也要當心,最好喝白開水。有些輔食裡本身就是有一定糖分的,也不需要額外再加糖。有次我按照規律在晚上給丫丫餵奶的時候,她居然不怎麼吃,明顯食欲不振。抱著她時,她身上黏黏的,原來由於天熱出了許多汗,我給她洗了個澡以後,她又歡蹦亂跳起來!

因此,如果寶寶暫時沒有胃口,拒絕進食也不要催促寶寶,讓他自己選擇食物。仔細想想:是不是有什麼影響了寶寶的胃口?氣溫合適的環境,色彩溫和的就餐環境,都可能給寶寶帶來不一樣的胃口。和大人一樣,寶寶喜歡吃看著漂亮的食物,他們也喜歡鮮豔的色彩。

調動寶寶胃口的方法,是和同齡寶寶比著吃。對嬰兒來說,如果和其他孩子一起進餐,他們肯定會胃口大開。另外,要儘量讓寶寶自己吃東西。這樣,他可以自己決定吃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和成人相比,需要的能量更多。考慮到他們的生長和發育速度,這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特別是在生長高峰期,還包括他們開始爬和開始學走路的時候,他們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並要從食物中獲得額外的能量。在這一時期,他們通常會失去身上的“奶膘”。

只要你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寶寶的飲食,你就不必擔心他會長得過胖或是過瘦。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的體重是否正常,最好去諮詢一下醫生。醫生會對嬰兒的發育情況進行評估,並告訴你孩子到底需要多少食物和能量。嬰兒對能量的需求取決於他的年齡、身高、體重和性別。

不同階段寶寶體重計算公式:

6個月以內體重一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7~12個月體重一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2~7歲體重=年齡×2+8000克

身長是指頭、軀幹、下肢三者長度的總和,三者比例在寶寶不同階段不一樣。出生時寶寶平均身長為50釐米左右。

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1.5釐米,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大約是出生時身長的1.5倍。

一般認為體重超過以上標準體重的20%~29%為輕度肥胖,≥30%~49%為中度肥胖,≥50%為重度肥胖。對已發生肥胖的小兒應調整飲食,限制每天熱量的攝入量,並嚴格進行計算和控制。

你應該為自己的寶寶樹立榜樣:通過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寶寶吃飯需要什麼營養

寶寶1歲以後,就像個不知疲倦的小小發動機,活潑好動,充滿了活力。第一次自信地大步走,第一次像你們一樣說出大人話,第一次交到好朋友……每個第一次,都是寶寶學能發展的表現。全方位的營養支持,能幫助寶寶全面學能進步,讓他處處領先一步。

1、蛋白質:它是寶寶身體發育所必需的,1-2歲的寶寶每天需要蛋白質35克,2-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40克。在配方奶粉、肉類(魚、禽、畜)、蛋類、豆類及豆製品等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較高。

2、鈣:它是骨骼生長必不可少的。好動的寶寶喜歡走來走去,爬上爬下,沒有健壯的骨骼可不行喲。讓寶寶多吃海產品、豆製品、乳製品、雞蛋、根莖類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含鈣豐富。

3、鋅:是一種重要的生長因數。1-3歲的寶寶每天都在學習和練習新的動作,如果缺少了鋅,動作發育指標不達標怎麼行。而且,鋅還能幫助增強有益身體健康的免疫系統,抵禦感染與疾病。補充鋅,就要多吃海產品、動物肝臟、魚、蛋、奶、肉、豆類及果仁等。

4、鐵:是寶寶運動機能發展必不可少的元素。1-3歲的寶寶如果體內缺少鐵元素,他們的運動能力也許會受到阻礙,所以,多吃補鐵食物吧,如動物肝臟、紫菜、海帶、黑木耳、口蘑、芝麻醬、紅色的肉、核桃仁、豆類等,幫助寶寶成為小小的“運動健將”。

5、維生素:維生素A對視網膜感光機能的發揮具有重要作用,想讓寶寶心明眼亮缺了VA可不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B12對於成長中的寶寶的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動物肝臟、肉類、乳製品、魚、貝類和蛋類中含量多。

6、碘:對於兩歲左右寶寶大腦的發育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碘缺乏嚴重甚至會造成腦及神經組織發育停滯,造成智力發育障礙,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寶寶可通過紫菜、海帶等食物進行補碘。

需注意的是:寶寶1歲以內時不應該在他的輔食裡放鹽,因為可能會傷害他的腎。寶寶在頭6個月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在7-12個月之間,寶寶需要的鹽會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鹽也不到2克(相當於每天0.8克的鈉)。

7、天然胡蘿蔔素:寶寶每天在外面“東奔西跑”,需要增強免疫能力,這樣才能少生病。天然胡蘿蔔素就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深綠色蔬菜、紅色和黃色水果、根莖類蔬菜中,天然胡蘿蔔素含量豐富。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