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愛告狀 媽媽要瞭解是什麼心理

不難發現很多小孩子有喜歡告狀的習慣,家裡只有一個孩子還好,父母還可以勉強接受。一旦去到幼稚園和學校,面對幾十個孩子,老師真是不勝其煩,一天之中跑來告狀的人多得令老師難以招架。是什麼樣的心理導致了孩子愛告狀呢?

1.宣洩不滿與緊張

孩子在一個獨立的小空間裡時,他們受到的都是父母和家人的關注,當他們進入到一個集體的時候,關注減少。孩子之間的矛盾也就存在,如果一個同學動了另一個同學的橡皮,這個孩子就會覺得不滿,“你為什麼要動我的東西呢?我不喜歡你,我要告訴老師!”以達在老師處獲得平衡的目的。或者有同學動手推了一下孩子,他覺得很緊張,馬上跑去告訴老師,讓老師批評推他的同學,在老師處找到安全感。

2.想得到表揚

有些孩子很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肯定,於是他們總是檢舉別人的不良行為,比如打架了,吵嘴了,他們就成了最佳間諜,只要班上有同學出一丁點狀況,他們就馬上跑去告訴老理由,芝麻綠豆大點事也要跟老師告狀。他們覺得用這樣方式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從而表揚他們,獲得自我滿足感。

3.尋求解決方法

有些孩子在家裡遇到問題都是由父母和家人來解決,他們還沒有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他們遇到一丁點小事情的時候於是就馬上想到了老師,老師就成了他們的救火隊長,於是他們馬上跑去找老師,希望老師能幫助他們想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4.逃避責任

不要以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都天真無邪,他們講得都是真的。有一部分孩子可能真的很誠實,犯了錯誤老實承認,欺負了同學也會舉動賠禮道歉,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他們會惡人先告狀。明明是自己犯了錯誤,卻先跑到老師那兒告別人的狀,把責任全推到其他人身上,達到逃避責任的目的。

父母和老師的解決方法

面對孩子愛告狀的行為,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先認真傾聽,瞭解事情的真相,再多方打聽,不能只能聽一個人的,找到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進行公平公正的處理。最重要的是平時要教會孩子怎麼與他人溝通交流和共處,這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家長們平時如何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