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為什麼要個性化教育

養生之道網導讀:

很多人問為什麼要個性化教育,個性化教育就是量身定做的教育。為什麼要個性化教育呢?其實個性化教育是根據個人行為、性格等方面去制定的,是為了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這個彰顯個性的年代,您是否也考慮過實施個性化教育呢?個性化教育並不是我們片面理解的張揚個性,而是因材施教,培育出個性化特徵的有用之才。什麼是個性化教育?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一、什麼是個性化教育

不同於普通教育的大眾化,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有針對性地施以適宜的個性化教育。其顯著的特點有:寬鬆的教學環境。上世紀4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主張,即:解放兒童的眼睛,不要戴上有色眼鏡,使眼睛能看到事實;解放兒童的頭腦,把兒童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因為人類的活動靠雙手進行,不許小孩子動手會摧殘創造力;解放兒童的嘴巴,有問題准許問,有話敢直說;解放兒童的空間,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大社會,擴大眼界,以發揮其創造力;解放兒童的時間,給兒童個體學習、活動的自由時間。個性化教育正是遵從了這個特點,讓孩子走向個性化的課堂,去自由探索知識的真諦。個性化教育會根據學生的特點開設綜合活動課程,讓學生靈動的個性得以健康發展。

設計富有趣味性、挑戰性、創新性的活動,讓孩子樂在其中,學與玩同時進行。而配套的多元課程體系,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並行互補的課程體系,讓孩子的興趣得到更大的發揮,擁有更廣闊的選擇空間。2、尊重個性與人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施個性化教育最關鍵的就是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要學生掌握完全的自由人格才能有努力創新和敢於探索的勇氣,經過教師的外部教育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意識,進而轉化為信念,使學生不斷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自我分析和調整,並反復強化,從而形成穩定健康的個性。

實施個性化教育不僅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更大空間的發展,也活躍了大家的思想,生動了枯燥的文化內容,結合配套的寬鬆教學環境,多元素的課程體系,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由學生自我探索而發現知識的真諦,是不是更能彰顯出學生的興趣及發展方向呢。

二、個性化教育的方法

無論是在普通學校的教師還是做個性化教育的教師,都必須遵循教育的原理和教育教學的規律,所以個性化教育的教師們,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要結合我們事先設定好的教學目標,用目標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嚴謹地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教師的教學管理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理論指導下不斷提高的。所以教師要實現教學的有效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利用好教學實踐的有利條件不斷反思和總結。教師的成長也是教師教學的提高的過程。教師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多做鑽研:

1、研究學習規律和教學規律,並應用與實踐,在實踐中核對總和提高。

2、研究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將教學和考試進行對立統一地有機結合。

3、研究教材和考題,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深度挖掘,並將考題與教材內容相結合。

4、研究學生,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和學習狀態進行研究,做到宏觀和微觀上的因材施教。

5、研究教法(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不斷讓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

6、研究教學管理,將教育和教學相互融合,讓學生在積極、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三、專家指導

杜威特別指出“為自己思考”這個概念的意義。他說:“如果不是為自己,就不成其為思維。要發展思維,我們必須尊重個人的因素,這是在腦力活動中不能被取代的獨特因素。”教師應該認識到在物質和人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前者可能是劃一的、標準化的;但後者卻沒有這些特性。正因為如此,管理學校不能跟管理工廠一樣,因為學校所做的,是關乎“精神、靈魂或是心靈的”,不能把它們看作是沒有生命的事物。如果學校強求劃一的標準,個性將無可避免地被降到一個機械化的較低水準上。

因此,在教育中強調個性,對發展健全的人格至為重要。不過,教師必須懂得培養兒童的個性,並不是要孤立他們,或是授之以與其他兒童不同的教學。實際情形剛好相反:表現民主主義社會成員特徵的個性,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而不是在孤立環境中發展的。它是“通過某種社會性的權利和義務,彼此互相合作”才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學校中幫助兒童發展個性的最佳途徑,是設計出“一套社區計畫,使每個人都能參加,並且計畫實施柞出自己的貢獻”。

杜威自己也承認,要把一般原則付諸實踐是很困難的。但他嘗試通過實驗去找出一種方法來。在《學校與社會》一書中,杜威引述在芝加哥大學的初等學校所做的實驗,選出例子和圖解,具體地描述了他的發現。

他認為教室的佈置影響著教師和學生的態度。在傳統的教室裡,同樣大小的書桌,一行行擁擠地排列在一起,絲毫不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態度,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只是被動的態度。因為這樣的教室,只是為學生吸收書本上的內容和聽教師講課而設的。杜威所要的,是兒童可以工作的地方;理想的課堂,應該是一個作坊,一個實驗場,備有兒童用以構思、創造和積極探究的各種物品和工具。低年級的兒童應該學習烹飪、縫紉、編織、用黏土製造模型以及其他的手工作業,漸漸地,他們應接觸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而教育工作者所主要關心的,不應是物質製成品而是教育經驗所帶來的智力成果。

此外,傳統教室是為容納大量學生,為“應付儘量多的學生”而設計的,在這種環境裡,兒童被消極地視作“一個集合體”來處理,個別兒童的原創能力最終就會下降,而發展個性也變得無望。新教育的價值即在於尊重每一個兒童,視之為一個獨特的個體,為讓他們為自己而去感受、思考以及行動提供機會。

個性化教育應該突出個性,要力圖做到因材施教,要利用教育的規律和原理,在教育目標的指引下謹慎去做教育,抓好教育教學品質,不是只看眼前,還要看將來,要著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個性化教育並不是簡單的給學生上課那麼簡單,而應該是一種教育教學的工作,是要符合教育才能更好的實施個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