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期如何小心營養過剩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孕期如何小心營養過剩?對現如今的准媽媽來說,關注孕期營養,更應該警惕,別讓自己的孕期營養過剩。那麼如何辨別自己是否孕期營養過剩呢?看看以下小編介紹的孕期如何小心營養過剩吧。

懷孕期間,為了胎兒的生長發育,准媽媽要攝取大量的營養,以維持自身和胎兒的健康,良好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但凡事物極必反,孕期攝入太多的營養不但對母子健康不利,甚至有害。

大多數人認為,孕婦多吃最有營養的食物,就可以獲得最好的營養。其實不然,根本不存在“最有營養”的食物,因為每個食物在營養方面都不完美,既有優點,也有缺陷。建議您在孕期實施科學的營養配置,通過膳食營養、生活方式、適量運動三個方面制訂個體化的體重增加計畫,同時建議吃分階段綜合營養素。

孕期如果攝入過多營養,對母子健康帶來危害。過多攝入主食,使熱量超標,導致母親肥胖、胎兒過大,還可能引起孕期血糖增高。胎兒過大還可導致難產———有研究表明,嬰兒體重越重,則難產發生率越高。如新生兒體重大於3500克,難產率可達53%;超過4000克,孕婦難產率就高達68%。肥胖嬰兒由於身體脂肪細胞大量增殖,往往導致青年、中年時期的肥胖症。孕婦過多進食肉類、魚類、蛋類和甜食等,可使體內兒茶酚胺水準增高,導致胎兒發生唇裂、齶裂。孕婦過多進食動物肝臟,體內維生素a明顯增高,可影響胎兒大腦和心臟發育,以及生☆禁☆殖☆禁☆器畸形。

目前,判斷孕期是否營養過剩,最方便、最常用的指標就是體重。醫生建議,孕婦懷孕期間每月至少稱1次體重。在正常情況下,孕婦前3個月內可增加1.1~1.5公斤。3個月以後,每週增加0.35~0.4公斤。至足月分娩時,體重比懷孕前增加10~12公斤。孕婦按照這個指標計算體重,如發現過度肥胖或體重增加過快,應該及時調整飲食結構並去醫院向婦產科醫生及營養師諮詢。

關鍵時期補充關鍵營養,才是准媽媽們的科學“補身”法。進口營養素並不是針對國人體質配置,某些微量元素劑量不是過高就是偏低,如鐵元素過高會導致孕婦便秘,而鈣元素偏低還需口服鈣劑額外補充。無法根據孕婦和胎兒在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分階段地補充。比如葉酸,孕早期要補充充足的葉酸,而到了孕後期就不需要再服用大劑量,如果一個劑量貫穿整個孕期,就會導致某一階段營養過多,增加了孕婦體內代謝負擔,或者在某一階段沒有提供充足的營養。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現在已有一些營養素開始關注了分階段補充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都生怕產前營養不夠,猛吃猛喝,天天靜躺。專家提醒,如果吃得過多,體形過肥,反而將不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凡事物極必反,孕期攝入太多的營養不但對母子健康不利,甚至有害,因此,准媽媽要合理的安排好孕期的飲食營養,避免營養過剩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