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產後新媽媽怎麼做好保健

養生之道網導讀:

產後新媽媽怎麼做好保健?懷胎十月,終於接了的寶寶。新媽媽在開心之餘也要注意產後的保健。那麼產後新媽媽怎麼做好保健?下面養生之道網為你介紹。

一、產後新媽媽怎麼做好保健

對於首次做媽媽的女人來說,有關孕育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好不容易熬到了胎兒出生,緊接著,產後媽媽的頭幾天應該怎麼過呢。

一般情況下,正常成功分娩後,住院一般為4-7天,准媽媽或者是新媽媽們最好要瞭解這幾天該怎麼過,這樣在碰到問題時,才不會緊張和恐慌。

多數情況下,成功分娩後,要在醫院待上7天左右,也有的人只住4天,即會陰側切傷口拆線後出院。下面以正常分娩為例,介紹新媽媽一般在這七天是怎麼過的。

分娩當天,新媽媽要充分休息,恢復體力。包括排小便在內,6小時之內不要起床。6小時以後可以排便。產後陣痛和側切傷口的疼痛,多數情況下不不需要止痛劑。

第一天、按摩乳☆禁☆房,由護理人員或新媽媽本人施行。按規律授乳,學會哺乳。允許淋浴,但注意不可過度勞累。

第二天、按照醫院的要求安排生活的節奏,最好孩子和媽媽在一個房間裡。化驗檢查有無貧血,可以洗頭髮,但要注意保暖。

第三天、到了第三天乳汁分泌較多了,可以按時給寶寶餵奶,多餘的乳汁要把它吸空。注意用溫水清洗乳☆禁☆頭,如果發現便秘,一定要及時告訴醫生。

第四天、會陰側切傷口已恢復,可以拆線。如果媽媽和寶寶在一個房間,可以用一個專用的筆記本記錄寶寶吃奶、排便、排尿等情況。

第五和六天、新媽媽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給孩子餵奶,洗澡和換尿布,為出院做準備。新媽媽可以儘量向醫護人員請教自己不懂的問題,以求出院後安心。

第七天、可以帶寶寶出院回家了,出院的前一天,一定要檢查接母親和寶寶出院的物品。為避免遺漏,可以把預先想到的東西記到一個小本子上,然後逐一核對物品。

二、產後保健的注意事項

產後,會有一些屬於正常情況的現象出現,新媽媽瞭解後,就不會那麼恐慌了。

1、產後全身發抖或寒戰

胎兒出生後,有些新媽媽全身感到輕鬆,有人會出現全身不可控制的抖動,有人出現寒戰。這是正常現象,新媽媽不必恐慌,喝點紅糖水就會好。

2、子宮收縮痛

產後頭1-2天,子宮一陣一陣的收縮引起腹痛,陳為宮縮痛。這種情況多見於第二胎以上的新媽媽,並且這種疼痛會在餵奶時加劇,3-4天后自然消失。可以服用少量止痛片。

3、出汗

新媽媽產後出汗會增多,睡覺時會更多,有時甚至內衣都會濕透。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是體虛的表現。

4、體溫

產後前幾天,新媽媽會有體溫升高的表現,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5、會陰部水腫

分娩時由於胎頭的壓迫,致使會陰部水腫疼痛,或由於胎頭分娩出時會陰部輕度擦傷,會使陰部疼痛,一般在數天內自然消失,不必處理。

三、產後飲食的禁忌

產後飲食禁忌產婦在坐月子時,正是分娩後的恢復期,體質比較虛弱,應忌食一些不利健康的食品:

1、忌食寒涼生冷食物:產後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於氣血恢復。若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於氣血的充實,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並且不利於惡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並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後對嬰兒也不利。而且孕婦產後氣血虛弱,若進食辛辣發散類食物,如辣椒,可致發汗,不僅耗氣,並可傷津損血,加重產後氣血虛弱,甚至發生病症。刺激性食品,如濃茶、咖啡酒精,會影響睡眠及腸胃功能,對嬰兒也不利。

3、忌食酸澀收斂食品:孕婦產後,淤血內阻,不宜進食酸澀收斂類食品,如烏梅、蓮子、柿子、南瓜等,以免阻滯血行,不利於惡露排出。

4、忌食冷飲:如雪糕、冰琪琳、冰涼飲料等,不利於消化系統的恢復,還會給產婦的牙齒帶來不良影響。

5、忌食過鹹食品:過鹹的食物,如醃製品,其含鹽分多,鹽中的鈉可引起水瀦留,嚴重時會造成水腫。但也不可忌鹽,因產後尿多、汗多,所以排出的鹽分也增多,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鹽來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6、忌食過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產婦本身胃腸功能較弱,加上運動量又小,堅硬、油炸、油煎和肥厚味的食物,不利於產婦消化、吸收,往往還會導致消化不良。

7、忌食過飽:產婦胃腸功能較弱,過飽會妨礙其消化功能。產後應做到少食多餐,每天可進食5~6次。產婦不宜節食婦女在生育後,體重會增加不少,跟懷孕前大不相同。因此,有些人為了儘早恢復生育前苗條的體形,分娩後便立即節食。這樣做是有害身體健康的。因為產後婦女雖然身體發胖,但產後所增重量主要為水分和脂肪,如授乳,這些脂肪根本就不夠用,況且,產婦本身恢復健康也需要營養,所以不可節食。據專家測定,產婦要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每天要從食物中獲得2800千卡以上的熱量,以滿足自身和哺乳的需要。為了恢復體形,可以適當增加活動量,做些健美操,以消耗多餘熱量,切不可盲目節食。否則,後果難以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