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培養小學霸的21個習慣 別人家的孩子是這樣養的

養生之道網導讀:

“差生”和好學生的秘密就在——專注力。有了專注力,孩子就有了學霸的潛力!下面的21條培養專注力妙招,趁著還來得及,爸爸媽媽們趕緊運用起來!

1.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時媽媽抱著孩子,孩子含著乳☆禁☆頭,寶寶在享受大餐的同時,也順便上了一堂專注力的課。特殊情況不能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請儘量把孩子抱在懷裡餵奶瓶,以保證在孩子可視範圍內與媽媽交流。

2.不隨便打斷寶寶

寶寶在專注地做某一件事的時候,哪怕是看電視時,也不要隨便打斷他。

3.每次給寶寶玩具不超過2個

我們都習慣把一堆玩具放進收納箱裡任寶寶挑選,其實這種做法是錯的。玩具太多很容易導致寶寶注意力分散。正確做法是每次給寶寶玩具最多不超過2個,並且教導寶寶玩好一個再玩下一個。

4.吃飯不看電視、不玩玩具

吃飯絕對不能看電視,也不能玩玩具。

5.遠離噪音

噪音不但會讓寶寶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該專注的事物上,還會影響寶寶的情緒發展。

6.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專注力都是相對有限的,家長給寶寶安排任務時,一次只安排一個,並且指示要清晰。完成之後給予適當獎勵,循序漸進,寶寶的專注力就會一天比一天提高。

7.東西從哪裡拿的放回哪裡

寶寶拿了什麼東西一定要物歸原處,不僅培養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訓練了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8.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吃飯、穿衣等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要儘早放給寶寶自己去做,因為他們只有專心才能完成。譬如吃飯,就需要寶寶專注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穿衣服、穿褲子、扣紐扣同樣如此。

9.充分運動

抱怨孩子坐不住,其實只是他們的精力沒有消耗掉。多讓寶寶進行大肢體的動作,像爬行、跑步、翻滾及跳躍等,都可以讓大腦更為活躍,神經的連結會更為強固,思考及反應能力都會進步。多運動不僅身體會好,大腦也會更聰明噢!

10.大聲朗讀

每天安排10-20分鐘,讓寶寶選擇他們喜歡的繪本圖書大聲讀出來,這個過程如果不想出錯,寶寶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11.高品質的親子陪伴

一有時間就陪寶寶看書做遊戲,因為完成一件事人數越多越需要多方的共同關注和配合。

12.減少不必要的“關心”

就算是成年人,總有人在耳邊“噓寒問暖”,注意力也集中不起來。

13.營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有單獨的房間,家裡乾淨整潔,物品擺放有序;書桌上只放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此外環境光線柔和適度也有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所以要為孩子創設安靜、整潔的環境。

14.制定作息表讓寶寶自己分配時間

做一張作息表,讓寶寶按計劃分配每天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可以促進寶寶在一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做好某一件事情,並且激發寶寶的成就感,做事會更加自信。

15.投其所好培養專注力

人們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總是願意傾注大量的時間。所以要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培養他的專注力。

16.“一、二、三、木頭人”遊戲玩起來

用這種短時間內控制自己身體行為的遊戲,讓孩子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約束能力,對培養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十分有幫助。還可以採用

舒爾特訓練法

,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專業、最普及、最簡單的專注力訓練法。

17.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自己愛看電視,玩手機,還時不時地搓麻打遊戲,那就別怪孩子沒有專注力了。所以家長們改掉自己身上的壞習慣,孩子的問題也能立刻迎刃而解。

18.轉移負面情緒,提高孩子的抗干擾能力

當孩子面臨恐懼、悲傷、憤怒、失望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是很正常的。比如某次考試沒有考好,心情很低落。這時可以教孩子通過做家務、運動、手工或換個環境的方式轉移負面情緒,提高自身抗干擾及保持專注的能力。

19.過有規律的生活

任何良好的行為習慣都可以通過21天養成,讓孩子過有規律的生活,能幫他們調整自己的生物鐘,產生身體記憶,有助於增加注意力的穩定。

20.帶孩子一起去旅行

孩子都是“好奇寶寶”,隨身自帶《十萬個為什麼》。旅行時,他們身處陌生環境,新奇感會強烈刺激他們的大腦神經,進而保持超高專注力。

21.掌握科學方法,進行正確引導

“自然教育法”流派的家長特別相信散養法,認為孩子就該遵從出生俱來的天性自由成長,什麼都不學才是最好的教育。但事實上,任何一個聰明懂事成績好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孩子從一張白紙到心智健全的社會人的過程,需要依靠家長不斷地與之溝通,並且有技巧地引導。

父母們,從今天起做到這21點,一個小學霸就離你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