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孕婦如何護理牙齒】生一個孩子壞一口牙?

養生之道網導讀:

牙痛是個病,疼起來真要命。孕婦在懷孕期間,牙齒是不可以隨便亂動的,所以在懷孕前期孕婦就應該護理好牙齒,但是在孕期時,牙齒的護理工作也是要的,那麼孕婦如何護理牙齒呢?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孕婦如何護理牙齒吧。

一、生一個孩子壞一口牙?

有不少的准媽媽對在懷孕期間治療牙齒有諸多的恐懼,例如:懷孕期可以看牙嗎?照X光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可以服用牙科藥物嗎?麻醉藥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其實根本之道,就是懷孕前就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並於懷孕前解決所有牙齒問題。

老一輩的人會有“生一個孩子,壞一顆牙”的觀念。其實,如果在懷孕前建立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及習慣,同時在懷孕期間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這種現象就不會發生。

有人誤以為孕婦牙齒的鈣質,會被腹中的胎兒吸收而造成本身牙齒鈣質的流失。事實上,鈣在牙齒中是以結晶狀態存在,發育完成後的牙齒不會參與體內鈣的代謝。不過骨頭中的鈣會被腹中的胎兒吸收,所以仍要增加鈣的攝取,以免媽媽在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症。

1、懷孕期牙齦炎

因為雌激素代謝增加,荷爾蒙作用在牙齦的微血管上,使得牙齦充血腫脹,降低牙齦對發炎反應的抵抗力。嚴重者,甚至會形成懷孕期牙齦瘤(深紅色、無痛,是一種牙齦嚴重充血腫大的現象),容易流血,但在懷孕末期就會慢慢消失;除非是因為潰瘍或咀嚼障礙,才建議切除。

2、牙周病更形嚴重

懷孕期因為荷爾蒙改變,會促使某些致病菌孳長,如果本身先前有牙周病,懷孕期會更加嚴重。

3、牙齒的搖動度可能增加。

4、牙齒容易遭腐蝕

有些孕婦會有孕吐現象,造成胃酸倒流,引起牙齒的腐蝕現象(常發生在牙齒的舌側)。

5、蛀牙幾率大增

因為懷孕期口示改變,有人愛吃零食,牙齦又容易發炎、浮腫,加上行動不便,口腔清潔工作容易疏忽,會使得口腔殘渣堆積,導致蛀牙幾率大增。

6、牙周病會影響胎兒健康

牙周病主要是由厭氧菌感染所引起,細菌本身及其他代謝產物,在牙齦發炎時會釋放出來一些炎性因數,可能導致孕婦血糖代謝不良,甚至早產;此外,孕婦因牙痛而進食不易,會導致營養不均衡,也會間接影響胎兒的健康。

二、孕婦如何護理牙齒

女性懷孕後,由於分泌素的作用往往使口腔中的唾液變為酸性,對牙齒有腐蝕作用而造成齲齒。加之早孕時偏好酸性食物,並胃部常返酸水至口腔中,由此加劇齲齒。而且,口腔細菌分泌的毒素作用引起牙齦炎,使牙齦平滑光亮、暗紅色腫脹、容易出血,有時還形成觸之易出血的硬腫塊。所以,准媽媽要比以往更注重口腔牙齒衛生。

1、堅持早晚及進食後漱口,如果吃酸性零食引起了牙齒過敏,可嚼川椒粒或選用脫敏牙膏,不能刷牙時可選用漱口水代替。

2、選擇刷毛柔軟的牙刷,免得碰傷牙齦,少吃堅硬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多吃軟而富含 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減少毛細血管的滲透性。

3、如果有必須拔掉的牙齒,宜在妊娠3-7周之間進行,避免引發流產和早產。經常叩動上下牙齒,增加口腔唾液的分泌,其中一些物質具有殺菌和潔齒作用。

4、每次孕吐後用20%的蘇打水漱口,中和胃酸對牙齒的腐蝕。發生牙齦炎時避免吃刺激性食物,要進食有營養的軟食。

1996年美國牙周病學會研究報告也發表:懷孕婦女患有嚴重牙周病者發生流產、早產或新生兒體重過輕的幾率,為一般口腔健康良好孕婦的七倍。所以懷孕媽媽們可千萬不要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