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如何調理心情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孕媽媽如何調理心情?懷孕期間母親的心情可以影響胎兒的性格,所以孕媽媽要懂得調理心情。那麼孕媽媽如何調理心情?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一、孕媽媽如何調理心情
作為未來的母親,准媽媽要想擁有平穩、樂觀、溫和的心境,可以通過常變化髮型、多出門散步、找朋友聊天等方法減少憂慮。另外,還不要過多地食用肉、魚、巧克力、甜食等。因為,過量地食用這些食物可使您體液酸性化,血中兒茶酚胺水準增高,從而出現煩躁不安,愛發脾氣,容易傷感等消極情緒。孕婦不妨可以試試以下6種方法:
告誡法:在孕期要經常告誡自己不要生氣、不要著急,想像寶寶正在看著自己。
轉移法:消除煩惱的最好辦法是離開使人不愉快的環境。可以通過能引起自己興趣的活動,如聽音樂、看畫冊、郊遊等,使情緒轉向歡樂。
釋放法:這是相當有效的情緒調劑方法,可通過寫日記或向可靠的朋友敘說自己的處境和感情,使您的煩惱煙消雲散,得到令人滿意的“釋放”。
社交法:閉門索居會使孕婦鬱鬱寡歡。孕婦應積極參與准媽媽俱樂部活動,廣交朋友,將自己置身于樂觀向上的人群中,充分享受友情的歡樂。
協調法:每天抽出30分鐘,到附近草木茂盛的寧靜小路上散散步、做做體操,心情會變得非常舒暢。
美容法:經常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如變一下髮型,換一件衣服。還可買一些家居視品,點綴家庭環境,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
二、孕婦心情不好的危害
人的身心健康,是從胎兒期開始打基礎的。從小生命進入母體的第一天,准媽媽的一切喜怒哀樂、飲食起居都和腹中的寶寶緊密相關。
准媽媽情緒波動,對胎兒影響很大。有資料報導,戰亂時期出生的孩子,有6.5%發生了神經系統畸形。而這個比率,遠遠高出了和平年代。
孕7~10周准媽媽劇烈情緒變化,可導致胎兒發生唇齶裂,因為胎兒唇齶部的發育就在這段時期。然而,整個孕期的不同時期,都有著胎兒的不同器官在發育。
情緒,是人們主觀認知感受的通稱。人類有幾百種情緒,其微妙之處已經遠遠超越了人類語言所能形容的範疇。
大體上,情緒可分為開心、樂觀、自信、欣賞、放鬆等積極情緒,和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
孕中後期,母親的負面情緒會使胎動明顯增多;長期如此,胎兒的生長發育會滯後,出生體重會降低,各系統功能也會失調,尤其是消化系統。寶寶出生後可因經常嘔吐而身體瘦弱。
如果孕婦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到驚嚇、恐懼等嚴重刺激,神經內分泌嚴重紊亂,迴圈失調,甚至可能發生胎盤早剝、胎死宮內。
消極情緒有時看得到,有時卻看不到,比如孩子的感受、情緒、嗜好、美感、欲望等,這些其實都是有遺傳性的。
在負面情緒中長大的胎兒,出生後易驚嚇、愛哭鬧、睡眠少、躁動不安,個性敏感脆弱,長大後自控力和社會適應性也差。
長期負面情緒,准媽媽面色會看起來蒼白、晦暗、憔悴,流產、早產及產後抑鬱症等也可能會發生。
所以,為了寶寶和自己,如果你發現自己抑鬱、失眠、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請一定要及時調整!
調整情緒並非消滅情緒,情緒也不可能完全被消滅,而是疏導情緒,並控制之後的信念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