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麼呵護孩子心理健康_呵護孩子心理健康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呵護孩子心理健康?很多孩子因為家庭或者外界的原因導致心理有陰影,導致心理不健康,那麼,怎麼呵護孩子心理健康?下面養生之道小編就來介紹下吧。

情緒不當是犯錯的起點,處事穩重擁有平和心態的人才是生活的智者。情緒也有“多米諾骨牌”效應,家長的情緒問題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如果家長的情緒長期不穩定,讓孩子經常處在緊張和恐懼中。這對孩子的心理發育是非常不利的。

父親對於孩子而言是行為上的標杆,母親則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有彷徨和迷失,父母應當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首先要培養他積極向上的思想。

以下有幾點,希望家長在生活中多注意,不要把負面情緒展露在孩子面前。

1、不要在孩子面前動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針鋒相對,不讓彼此的行為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大吵大鬧的言語更會讓孩子精神高度緊張。心靜理自明,家長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家庭為中心適當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平心靜氣的處理問題,給孩子做到優秀的榜樣,讓他們學會遇到矛盾理性沉穩的解決問題。

2、不要再孩子面前抱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放鬆,得失心不要太重,若經常因為生活中的物質負擔在孩子面前表露頹廢的態度,會使孩子過早的接觸社會,且不利培養他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甚至於讓孩子過早的受到不該承受的壓力。

3、不要總是“恨鐵不成鋼”

不要總是拿孩子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這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比”是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心理陰影最嚴重的做法,讓他從小變得自卑,不快樂。其實不管是優秀的還是普通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做父母的都應該積極地關注孩子的心情,讓孩子快樂起來,積極起來。這樣,再大的困難和挫折,他都能夠用很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4、不要在孩子面前責駡或批評他人。

有些家長毫無顧忌的在孩子面前“抨擊時弊”認為孩子不懂事,就算在他孩子年幼不面前說她也不會懂得在說什麼。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處世方式,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心胸不夠寬大,對於家長日常正規教育產生懷疑,扭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5、不要在孩子面前極端的否定事物

一些家長朋友對於事物的看法也比較偏激,往往強硬的讓孩子接受觀點,長期下去會讓孩子的見解變得單一化,另外心理專家認為,家長過激的言語和情緒會讓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轉化,會讓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因而,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語氣來表達對事物的看法。

總結:打罵,指責,這些都是偏激沒有作用的教育表達。而這恰恰是最不適合孩子的東西,處理孩子的錯誤有很多智慧的做法,以身作則,讓孩子跟著您的腳步一步一步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如何離開,才能讓孩子少受點傷害?

1、不要“欺騙”

父母千萬不要不辭而別,否則會更傷害孩子。雖然你是為了不讓離別變得困難、痛苦或難受而決定悄然離開。可是你們可否想過,當孩子突然面對“媽媽不在”的現狀時,他們會多麼的傷心失望。他們會在心底產生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他們會對這個世界產生不安全感,甚至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並由此產生憤怒情緒。當父母下次再回來時,孩子可能會對父母不親熱,或不再受歡迎,或會時刻擔心父母離開而變得不安或焦慮。

2、不要“突然”

不要在孩子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向孩子宣佈自己將要離開。爸爸媽媽的離開對孩子來說是件非常重的大事。比較穩妥的方法是提幾天對孩子說自己將要離開,使孩子能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接受這一現狀。

3、為離開做準備

如實告訴自己將要什麼時候離開,將要到什麼地方去,為什麼一定要離開,將要在那裡做些什麼,將呆多長時間,去那裡後將如何與孩子聯繫,告訴孩子你會一直想他們。你也可以通過地圖、或者照片來告訴你將要去的地方。並叮囑孩子自己走後要如何聽大人們的話,如何照顧好自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