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寶寶總閒不住怎麼辦_寶寶總閒不住要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總閒不住怎麼辦才好呢?我們知道好動是寶寶的天性,但是如果寶寶總閒不住的話,家長肯定都非常的擔心,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那麼家長有什麼辦法來處理這種情況嗎?下文我們介紹一下寶寶總閒不住怎麼辦。

活潑好動可以說說是寶寶們的天性。有時候,活潑點,甚至說調皮點,這樣對寶寶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可是物極必反,什麼事都應該有個限度,過了頭,那就往往會有負面影響。比方說,寶寶過於好動的話,不小心就會埋下“多棟症”這隱患。

臨床研究發現,發生多動行為的寶寶,幾乎都在出生後十八個月以內,這個階段被稱為感知運動能力發展期,如果說這個階段調控失誤,就會造成感知與行動之間的聯繫產生障礙,於是情緒不穩定、衝動,難以抑制自己的行為,不停地動來動去,不能持久。

因此,對於那些閒不住的寶寶,應該要適當調一下,而且應該注意這個問題。既要滿足寶寶好動的需要,又要有所限制,既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又要積極引導。

為此,提供一些建議:

對於閒不住的寶寶,每天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寶寶盡興活動,到室外去運動、玩耍,活動到筋疲力盡,讓寶寶的精力充分發洩。盡興活動之後,安排孩子安靜活動,必要時軟、硬兼施穩定孩子。總之,每天必定要有一定的時間段讓孩子安詳下來。

除此之外,給寶寶自由並不代表著可以沒有規矩,給寶寶立一些合理的規矩是很有必要的。要告訴寶寶,什麼不能做,不能做的必須不要做。在這樣的服從規則下,寶寶才可以懂得什麼事情是正確的,什麼事情是恰當,這樣寶寶就可以控制好一些盲動的欲望。通過這樣的帶有強迫性的安詳,寶寶才可以從活動之中感到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兒童“好動”是天性

儘管有些孩子的確很好動,很像多動症的症狀,但是並非就是多動症。為什麼這樣說?多動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動的情況有哪些呢?

一是年齡特徵 孩子年齡小,活潑好動是他們的本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是孩子和大人的一個最明顯的外在區別。反之,小小孩童像個大人似的沉穩不動,倒真是個令人擔憂的事了。

二是氣質特徵 人的氣質有不同的類型,有一種類型叫做多血質。多血質的孩子的明顯特點就是活潑好動,情緒不穩,注意和興趣容易轉移,做事常常不夠專心。年齡越小,氣質類型的特徵就越明顯。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是智力特徵 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有的孩子智力確實比一般孩子明顯高出一截。這樣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在一起上學,教學內容就會讓他們“吃不飽”,他們就學有餘力。這些多餘的精力怎麼辦?孩子是不會安排自己的精力的。於是,就常常表現為不注意聽講,活潑好動,時間一長還會形成習慣。結果,讓人沒看出他們有多少聰明卻看到了他們的多動。相反,另一些孩子可能是知識上有了較多的缺漏,失去興趣和信心,因而面對課本和作業難於集中注意,總想做點別的活動。

四是教養習慣 有些孩子還會因為從小教養失當,養成了不能安靜的習慣。習慣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也常常表現為多動。

五是標籤效應 人的心理行為的發展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常常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說的通俗些就是,認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自己就常常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呢?更是如此。只是孩子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就是說,大人認為孩子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常常就成為怎樣一個人。正因如此,孩子常常會來“證實”大人的評價似乎總是有根據的。因為孩子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大人的評價常常形成孩子的自我認知,於是就朝著大人評價的方向發展了。這裡,大人的評價如同一個標籤,所以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標籤效應”。就是說,有些孩子的類似多動症的表現,是大人不經意間經常的評價“培養”出來的。

對付寶寶閒不住可以做的四招

第1招:多運動

最好讓多動的寶寶忙起來,讓他把體內的能量消耗掉,可以安排他做一些與身體動作有關的事情。比如,常規的體育鍛煉,跑步、游泳、踢球等,每次時間不要持續太長,讓他能輪著玩、換著玩,保持足夠的新鮮感。

第2招:培養興趣

幫助寶寶培養一些特別的、能修身養性的、與身體有關的興趣愛好。

例如鋼琴,非常適合多動的寶寶。事實上,大部分多動的寶寶都喜歡樂器,尤其是打擊樂器,他們喜歡聲音,樂於製造聲響;

例如游泳,與水接觸能讓寶寶內心舒適和平靜,游泳帶來的肢體運動也使他們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第3招:掌握行為規範技巧

在教育問題上,媽媽需要掌握一些行為規範的技巧,而不是簡單限制或懲罰他。

多請寶寶幫忙,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去超市購物,請他幫你從貨架上找東西,讓他沒時間去搞破壞,又增加自信,還能加深親子關係。

平靜地告訴他怎麼彌補過失,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其實很多時候做錯事他自己是知道的,只是為了逃避懲罰本能地做了一些讓你非常生氣的事情。這時如果不計前嫌地給他將功補過的機會,無疑是教會了他什麼才是正確的,也避免了親子間的進一步對抗。

家裡所有的人教育要一致,並且堅持。不能這個教育那個護短,這邊教育那邊拆臺,即使是懲罰,也一定堅持下去,直到寶寶吸收教訓為止。當然,這裡的懲罰不建議是簡單粗暴的打罵,可以採用“剝奪法”:剝奪寶寶一段時間吃零食的權利,一段時間玩喜歡的玩具的權利……

多表揚,多鼓勵。多動的寶寶由於自我控制能力弱,日後常常導致各種行為問題和學業問題,繼而影響自信,逐漸成為問題孩子。所以在生活中,還是要多關注多動寶寶積極的方面,對他做對的事情即時表揚。這樣做,一方面會讓他覺得自己不是一無是處,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建立起你的權威,讓寶寶知道你是賞罰分明的人。

培養規律的作息。長期規律作息的培養可以幫助寶寶培養自控能力。

第4招:吃天然食品

科學表明,有些食物會增加寶寶的亢奮水準,如果你實在束手無策,可以試試從飲食上來做一些調整,即儘量攝入天然食品,減少深加工食品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