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寶寶是怎麼來的_自戀寶寶原因有哪些
養生之道網導讀:
自戀寶寶是怎麼來的?一些寶寶特別“臭美”,年齡不大就開始四處誇讚自己漂亮,問別人“我漂亮嗎?”。這些行為讓家長覺得很奇怪,那麼,自戀寶寶是怎麼來的?自戀的出處是出於歐美文學作品中的,直譯成中文是“水仙花”。典故是源於一個淒美的古希臘神話故事:那時候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愛上了自己,每天茶飯不思,憔悴而死,變成了一朵花,後人稱之為水仙花。精神病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借用這個詞,用以描繪一個人愛上自己的現象。
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是不存在“自我意識”這一說的,所以,也沒有法明白“自我”和“他人”不同。在小寶貝們看來,自己蹬來蹬去的小腿和放在床邊的奶瓶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受自己的支配與控制。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甚至從某種角度講,是他們創造了世界。這個時候,寶寶處在完全自戀的狀態中。在這個階段裡,他們哭了,媽媽或其他家人會趕緊把他們抱在懷裡,輕輕地拍著他們,或者給他們餵奶,或者檢查是不是拉了、尿了。媽媽或家人的關注與精心照顧,會讓一個小生命在感覺層面感到最初的溫暖與安全。
小孩子們在慢慢的長大,在她們1-2歲的時候就漸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他們慢慢的能夠可以明白“我的”還有“你的”、“他的”。此時,如果媽媽和家人的關注和愛一如既往地持續,那麼,寶寶自己也會在內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接納的”、“我很不錯”。這就是寶寶“自戀”形成的基礎。
再過幾年,小孩子的主客體分離能力更加完善,他們開始產生濃厚的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不僅如此,小寶寶的能力也增長到足以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了。此時,他對自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以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嘗試去做,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個。這些信念對2-3歲的寶寶而言是非常真實的,更重要的是,其中還包含著無畏的精神、勇於探索和嘗試的能量,應該被鼓勵。
總結: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是不存在自我意識的。在她們1-2歲的時候就漸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這就是寶寶“自戀”形成的基礎。2-3歲的寶寶到了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這時應該鼓勵他們。
Links 區分:自戀與自我中心
我們說到,在寶寶剛出生時,他的需要往往是被全然、無條件地滿足的,這也構成了他自以為是全世界中心、“所有人都圍著我轉”的想法。的確,在2歲前,寶寶的需要應該被盡可能地滿足,可是到了3歲以後,就得注意區分這些需要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事實上,當寶寶走出家庭,進入到更大的社交圈時,他的需要客觀上也不可能再被全然滿足了。此時,有些寶寶能夠很好地適應,開始學習觀察和關心他人;有些寶寶則依然以自我為中心,堅持“所有人都應該滿足我”。
不過此時,“自我中心”的寶寶其實已經明白,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他很清楚自己的無能所在,因此才會在需求沒有獲得滿足時,出現暴怒等情緒與行為。這時的他與早期的“自戀”可不同了:在1-3歲時,他有一種“全能感”,是很真誠地相信,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就是無所不能的。因此,對於小寶寶的“自戀”,應當允許存在,並給予適度滿足;可是對大寶寶的“自我中心”,就應該加以適度引導,不能再縱容了。
“自戀”從何而來?
“在他的生命之初,嬰兒是完全自戀的。他感到世界都聽從他的召喚,世界是他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創造了世界。當他聽到外面的聲音,他會認為是他創造的;當媽媽對著他微笑,他以為是他遙控了一個娃娃。在嬰兒自戀的幻覺中,他認為是他的意願指揮著媽媽滿足他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