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如何引導孩子玩玩具_孩子爭端玩具的問題解決

養生之道網導讀:

父母不能將玩具一買就了事,隨便讓孩子自己玩,這樣,就不能發揮玩具的作用。在孩子玩玩具時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如何引導孩子玩玩具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如何引導孩子玩玩具?

一、如何引導孩子玩玩具

狀況1:搶對方的玩具

2歲的小蘋果與1歲半的美美開心地在玩堆杯子的遊戲,和平共處的氣氛讓一旁的家長感到放心,突然小蘋果拿起一個橘色的杯子,美美看到了,伸手想要拿,小蘋果說什麼也不肯給,美美開始大哭……

當寶寶還無法用言語表達時,如果是2個以上的寶寶一起,家長可以在旁邊指導照顧,避免他們之間產生衝突,也可以借機教寶寶如何與他人相處。如果寶寶已經到了有自主觀念的年紀,當衝突發生時,家長在解決紛爭的同時,可以培養寶寶的時間觀念,跟寶寶說分針指到哪時,應該換對方玩,除了讓寶寶學著分享、等待,也可以讓他有時間的觀念。

狀況2:不肯將玩具借給別人玩

強強手中有個小熊,小明看了很喜歡,也想玩,媽媽教過他要先跟人家說“借我”才能從別人手中拿過來玩,可是即使小明說了“借我”,強強還是不肯給,小明開始不開心了…

此時寶寶不懂“借”與“還”的觀念,因此,當別人要從他手中將玩具拿走時,寶寶勢必會有反抗的行為,甚至會出現拉扯的情況。如果這種情況不是很嚴重,建議家長們不要介入,讓寶寶自己從紛爭中取得一個平衡點,累積經驗後,將來自然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比較容易學到自己解決事情的方法。當衝突發生時,可以先將寶寶抱離現場,或將所爭奪的玩具拿開,緩和一下氣氛,但是不要跟寶寶說:“你怎麼那麼小氣,都不借人家玩”,而是應以正面鼓勵的方式,培養寶寶正確的“借”與“還”的觀念。

狀況3:寶寶只喜歡一個人玩

家中來了媽媽的好朋友和她的女兒小芬,媽媽叫婷婷和小芬一起玩,可是婷婷不願意,自己帶著寶貝玩具到一邊獨自玩,媽媽擔心婷婷這樣孤僻將來會沒有朋友。

寶寶真正開始懂得和朋友一起玩,一般是在3歲以後。寶寶需要有獨處的能力,所以單獨玩的情況是允許的,如果真的不放心,家長可以與他一起玩。若擔心寶寶因此形成孤僻的個性,平時應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讓他從跟家人的互動中,培養與人相處的信心,之後試著帶寶寶到公園,讓他逐漸習慣與同年齡的寶寶相處,久而久之,寶寶面對他人時就會變得比較自然。

寶寶的玩具太多,太新,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有時候看不得別的玩具比自己的好。喜歡搶,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玩具比別人的好不願意跟人交換和分享。只願意自己玩,當然借給別人就更不可能啦,所以爸媽們應該少給寶貝買玩具,並且買耐玩的玩具,一是為了學會珍惜,而是為了人際交往,三是為了益智。

二、教育孩子的禁忌

1、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願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

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你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規矩矩”來要脅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

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2、保證。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是平等的,互相要信任。

父母不應向孩子保證什麼,也不應要求孩子作保證。如果父母必須依靠保證來強調自己說的是真話,那麼變相地承認自己沒有保證過的話是不可相信的了。保證會使孩子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

父母也不應誘導或要求孩子保證今後循規蹈矩或絕不再犯某個錯誤。當孩子作了一個並非出於自願的保證後,他等於開了一張空頭支票,我們不應鼓勵這種欺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