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怎樣使孩子具有主動性_培養孩子主動性的技巧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使孩子具有主動性?成功的孩子常常都是靠父母推了一把。這正是孩子需要的父母正確的舉動。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有生動性的人,就看看下面小編為您介紹怎樣使孩子具有主動性?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什麼是被動成長,孩子被動成長會有什麼樣的壞處,下面就讓讀者和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被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

被動成長的定義是指:孩子什麼事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進行一切活動,這樣導致孩子們都沒有自己的思維,也沒有自己的特立獨行的想法,孩子所做的一切都變成了依靠父母指導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這樣的孩子表面上跟正常孩子區別很小,但是長期下去對孩子的心裡和智力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讀者瞭解到,小浩媽媽跟讀者反映,小浩在上小學的時候很是興奮,很聽老師的話,他覺得老師講課很有趣,也覺得課本很好看。小浩的媽媽也很用心,她諮詢了很多的家長,她自己總結出了一套“寶貴經驗”,其中就涉及了要孩子養成很好的做作業的習慣,這關係到孩子以後升學的問題。

自此,小浩一放學,小浩的媽媽見到他就問“老師留家庭作業了嗎”,也並不斷叮囑孩子要“回家先寫作業”。爸爸媽媽已經對這個問題起到足夠的重視。一旦小浩一個拼音寫得不規整,爸爸媽媽就立即要求擦掉重寫。保證作業的正確率。

初中的時候,媽媽說很多事情小浩不想與父母溝通,父母的各種問話也不願意回答,特別是流露出了厭學情緒,更有的時候連家庭作業也不想做了。

有 的心理專家分析:這是孩子“被動成長”的常見培育現象:每當孩子興致勃勃地玩時,父母要把孩子抱走,每當孩子在床上安靜的自己躺著玩耍時,他們的父母又強迫孩子起來練習爬行。父母的問題就出在方法上:以打斷和不依從于孩子的原有興趣和關注點為特徵,只是以單純自己認為的“説明孩子”為目的手法,讓自己的孩子完全處於被動狀態,阻斷自己孩子主動學習的過程,讓自己的孩子形成接受學習的不良習慣,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方式。

任何一個小孩在學習上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用嚴格的“好習慣”來高標準要求對待孩子這件事情,使家長的“好意”往往讓結果與期望相差甚遠。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主動去學習,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學習,這樣會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所以小編告訴所有的父母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再這樣被動的成長了,父母要經常徵求孩子的意見和看法,多給自己的孩子一些自我處理判斷的能力,並且激發孩子的自己學習的主動性,讓小孩變得更加自立和自強。

最後,小編還是要告訴各位家長別讓被動成長毀了孩子的主動性,孩子自己的觀點和主意應該得到足夠的關注和注視,這才是孩子最健康的成長方式。

二、教育孩子的誤區

誤區1:給孩子“戴帽子”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撒謊後,給孩子扣上“愛撒謊”的“帽子”。其實家長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不僅孩子會撒謊,大人也常常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因此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品德不好了,可能只是孩子滿足自己需要的策略不太合適。而如果家長認識不到這一點,隨意給孩子“戴帽子”,反而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容易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

“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給孩子‘戴帽子’與給成人‘戴帽子’的效果差距會很大。父母不能像要求成人一般要求孩子,但應像對成人一般的尊重孩子。”專家說。

誤區2:喜歡講大道理

很多家長動不動就講大道理,也不管孩子的情緒、狀態和注意力當下是什麼樣的,這樣的教育往往會徒勞無功,甚至是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適當將教育融入生活的細節當中,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和隨機地教給孩子家長在生活中體會到的原則,這樣的教育會變得自然而然,也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