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懷孕期間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懷孕期間飲食應該注意什麼?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飲食不當會對母體和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了胎寶的健康與安全,在飲食上需要注意更多事項。懷孕期間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孕期飲食需戒除酒、咖啡、茶等含咖啡因及酒精成分的飲料。

哺乳期的飲食習慣跟孕期相同,並且需攝取生產時所流失的鐵質和鈣質,還要加強蛋白質的攝取,加強乳汁分泌。

需加強複合維生素的攝取,加強鈣、鐵、鋅、碘等礦物質的攝取,孕期葉酸的攝取量高於非孕期的1.5倍。

媽媽們在服藥前,一定要主動告訴醫師自己正在哺乳的情況,以便醫師開出適合服用的藥物或給出哺喂建議,避免藥物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從而危害到寶寶健康。

孕婦猛吃猛喝,小心營養過剩!

魚肉、水果、蛋白粉……很多准媽媽怕營養不足,猛吃猛喝,出現營養過剩。專家提醒,孕期進補過量,不利於孕婦和胎兒健康。

婦科專家介紹,一些人認為懷孕時吃得越多越好,其實這種觀點不科學,一旦滋補過度、營養過剩,對母嬰都很不利。胎兒過大,產婦在自然生產時會很困難,容易發生危險,即使是剖宮產,也容易造成切口大出血,而大個頭的嬰兒在手術過程中更易發生缺氧。同時,新生兒出生時體重過大,對營養的需求量就大,但自身攝入能力有限,更容易生病,也容易發展為肥胖。

李雲(化名)懷孕6個多月,一日三餐都不離大魚大肉,還要吃各種水果或營養品,照她自己的話說,現在是“一人進食,兩人消耗”,肯定要多補充營養。前日,她去省人民醫院做檢查,被告知體重超標,需要“減肥”。

婦科專家介紹,整個妊娠期,孕婦每月體重增長控制在2公斤以內比較合適。但從目前到該院檢查的孕婦來看,體重普遍超標。新生兒標準體重為3公斤到3.3公斤,超過4公斤即為“巨大兒”,而現在該院出生的“巨大兒”比較常見,幾乎占到門診的兩成。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食材都有其自身的營養價值,但一旦不新鮮、發芽、未煮熟,或是採用非常規手段催熟後,就可能會產生毒素,危害到身體健康。孕婦做為特殊群體,如果不小心食用到這些食物,其輕則可能會影響准媽媽的腸胃健康,重則可能會威脅母嬰安全。因此,瞭解孕期不能吃哪些食物十分重要。

孕婦懷孕初期要吃的保胎食物:

熱量和蛋白質的供給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胎兒、胎盤以及自身體重增加和基礎代謝增高等因素的影響,需要有充足的熱量的攝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女性懷孕早期每日增加熱量150千卡。另外,作為一個聰明的准媽媽,補充優質蛋白質也是非常重要的,蛋白質是構成寶寶機體的重要成分。蛋白質是人體中重要的物質基礎。胎兒需要蛋白質構成自己的身體組織,孕婦需要蛋白質供給子宮、胎盤及乳☆禁☆房的發育。因此,供給孕婦以充足的蛋白質極為重要。

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女性懷孕時期需要的營養是全面的。因此,在飲食調節上准媽媽應注意各種維生素營養的吸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來補充各種維生素。這時,也正是胎兒腦及神經系統迅速分化時期,所以,准媽媽要更加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的攝入。

營養全面,搭配合理

懷孕早期應遵循營養全面、合理搭配的原則,避免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具體來說有以下原則。

1、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

2、確保無機鹽、維生素的供給。

3、適當增加熱量的攝入。

4、注意少量多餐,食物烹調清淡,避免食用過分油膩和刺激性強的食物。

總之,合理全面的營養能,提供胚胎各器官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同時,還應考慮“早孕反應”的特點,食物要適合孕婦的口味。

孕初期食物不振的應對方法。

妊娠早期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偏食等,嚴重者無法進食,引起各種營養素的缺乏,從而影響孕婦健康,導致胎兒發育畸形。這種生理反應一般在妊娠的第42天開始,至第84天消失。

為防止因早孕反應引起孕婦營養不良,要設法促進孕婦的食欲,在食物的選擇、加工及烹調過程中,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同時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地理環境、季節變化來選擇加工、烹調食物,使孕婦攝入最佳的營養素。

1、食物形態要能吸引人的視覺感官,同時還要清淡爽口、富有營養。如番茄、黃瓜、辣椒、鮮香菇、新鮮平菇、新鮮山楂果、蘋果等,它們色彩鮮豔,營養豐富,易誘發人的食欲。

2、選擇的食物要易消化、易吸收,同時能減輕嘔吐,如烤麵包、餅乾、大米或小米稀飯。幹食品能減輕噁心、嘔吐症狀,大米或小米稀飯能補充因噁心、嘔吐失去的水分。

3、食品要對味,烹調要多樣化,並應儘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可根據孕婦的不同情況和嗜好,選擇不同的原料和烹調方法來加工食物。如孕婦有嗜酸、嗜辣和其他味道的愛好,烹調食物時可用檸檬汁、醋拌涼菜,也可用少量香辛料,如薑、辣椒等,讓食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以增加食欲。

4、在進食過程中,保持精神愉快。如進食時聽輕音樂,餐桌上可放一些鮮花,這樣孕婦可解除早孕的恐懼、孕吐的煩躁,從而增加孕婦的食欲,保證胚胎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