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孩子提前上學的危害_孩子提前上學有什麼壞處

養生之道網導讀: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做出許多違背科學規律的事情,讓自己孩子提前上小學。那麼孩子提前上學有什麼壞處?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孩子提起上學有什麼壞處?

一、提早上學會傷了寶寶的自信

許多爸爸媽媽望子成龍,想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就草草地讓寶寶提早上學。而往往是因為這樣的“揠苗助長”的行為,卻害了小寶寶。譬如說姓一位許的媽媽,現在就很後悔讓自己的兒子提早上學了,因為這使得他的兒子越來越“女性化”。專家認為,提早上學很容易會傷到寶寶的自信心。

“因為兒子太調皮,放在家裡又沒人帶,所以我就想辦法讓他提早上學。”三年前,許媽媽想盡辦法,才把還沒滿5周歲的兒子送進了學校,但沒想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最近,我發現以前很調皮的兒子越來越乖了,最喜歡玩的遊戲居然是跳橡皮筋!”許媽媽說。

原來,因為比其他孩子小了足足兩歲,許媽媽的兒子成了班上個子最小的學生,男生都不愛跟他玩,還老欺負他。所以讀小學三年了,許女士的兒子只能跟班上的女生一起玩。

“當時覺得兒子很聰明,學習肯定能跟上,就把他送去學校了,沒想到變成了這樣。現在,他踢毽子、跳皮筋,玩得比女生還好。”許女士有些後悔了。

“現在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早上學,無非是希望節約時間成本,讓寶寶早點成材,但最後很可能得不償失。”提到家長的“超前意識”,本報特邀心理諮詢師趙長英說,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學習跟不上,甚至連體育都不如別人時,這會給寶寶幼小的心靈造成很大的打擊。她認為,這樣會扼殺寶寶的自信。

專家指出,其實每一個寶寶都會有自己的特點,有的寶寶在5歲時就有了諸如自理能力,與人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如果讓這些寶寶提早上學,也是可行的。專家認為,爸爸媽媽有時候也要好好想想,自己到底做足準備沒有?倘若父母都沒有足夠的自信,最好還是讓小寶寶自然地成長比較好。

二、有關教育孩子的原則

1、在習慣上,宜培養勿強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採取種種辦法促其形成。但是培養習慣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強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並創造條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動養成習慣為上策。

2、在特長上,宜發現勿施壓

每當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專長時,總想培養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種特長。於是就生搬硬套,採取高壓手段“揠苗助長”,一旦“恨鐵不成鋼”時,就拳 腳相加,這樣做很難培養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產生反感心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首先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從中發現孩子的特長萌芽;其次, 要因勢利導,提供條件,讓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第三,強化培養,使孩子的特長得到專業指導。整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必須貴在堅持,切不可盲目施壓。

3、在活動上,宜得當勿過火

活動是孩子成長的潤滑劑和催化劑。活動開展得好壞,活動品質的高低,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父母要科學安排孩子的活動內容與活動時間, 採取室內外相結合、動靜相結合、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等方法,既讓孩子感興趣,又不失教育的機會。活動的內容與時間要因人而異,切不可過火,否則會事半功倍。

4、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於別人,於是就採取超前培養,超量灌輸的辦法,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這樣既苦了孩子也 累了父母。應該明確智力是很多客觀因素決定的,如:先天遺傳和年齡變化等。有的孩子年齡只差數月,其智力就有質的飛躍。因此,父母要瞭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過 程,科學地激發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養。當然,父母也不能任其發展,也要主動地營造學習的氛圍,有意識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儘快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