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為何要預防接種?
寶寶出生以後,體內往往還有來自媽媽的各種“抵禦疾病”的抗體,尤其用母乳餵養者,奶汁中還含一定量的抗體。因此,嬰兒在半歲內很少得傳染病。嬰兒6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抗體免疫逐漸消退,此時若接觸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則極易患傳染病。舊社會,由於不
2015-01-20 32 -
兒童預防接種後需要注意哪些情況?
需要注意兩方面情況。 一是“偶合病”,如種牛痘後出麻疹,在小兒麻痹症潛伏期中口服小兒麻痹症疫苗糖丸而出現小兒麻痹症。這種疾病與預防接種毫無關係,純是一種偶然的巧合。 二是在接種時感染了某病原體,或在冬春季節接種時著涼等,在接後表現出發熱、
2015-01-20 13 -
預防接種時家長應怎樣配合?
孩子接種時,家長應與接種人員密切配合,避免因小孩掙扎而造成意外,如針頭脫落、針頭斷裂、接種過深。卡介苗接種過深時如不及時處理往往會造成局部較大且經久不愈的潰瘍及嚴重的淋巴管、淋巴結炎。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打預防針後的局部,請不要按摩,
2015-01-20 29 -
小兒在哪些情況下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有下列情況時不能進行預防接種: (1)空腹即饑餓時,血糖過低,可引起嚴重反應。 (2)有活動性肺結核、活動期風濕症、過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壓、肝炎、腎炎等症的病兒,也不宜預防接種。 (3)患有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時。 (
2015-01-20 22 -
在家服用什麼藥可減輕新生兒黃疸?
有些藥物有減輕黃疸的作用,可在家中服用的有: (1)強的松: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2毫克分1~2次口服。 (2)魯米那(苯巴比妥):按每天每公斤體重5~8毫克,分2~3次口服。 以上藥物合用比單用效果好,有些中藥也可退黃疸,常用的方劑有:
2015-01-20 33 -
符合什麼條件才算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要符合以下幾點: (1)足月新生兒黃疸在生後2~3天出現,4~6天時黃疸最明顯,一般在7~10天內消退。早產兒可以延遲到生後第3周消退。 (2)新生兒的一般情況良好(例如哭聲響、吃奶有力、四肢活動好)。 (3)血液中膽紅素不超過
2015-01-16 19 -
缺鐵性貧血的四大因素
缺鐵性貧血是小兒的常見病,主要發生在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在生長發育最旺盛的嬰兒時期,如果體內儲存的鐵被用盡而飲食中鐵的含量不夠,消化道對鐵的吸收不足以補充血容量和紅細胞的增加,即可發生貧血。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2015-01-19 20 -
貧血對寶寶身心健康有哪些影響?
缺鐵性貧血是兒童的常見病,對寶寶身心健康影響極大。 缺鐵性貧血對寶寶的身體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鐵可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寶寶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鐵使胃酸分泌減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寶寶消化能力減弱。 3、貧血可降低血液
2015-01-20 28 -
寶寶只喝牛奶會貧血
“牛奶貧血症”是指嬰幼兒因為過量飲用牛奶,忽視添加輔食而引起的小兒缺鐵性貧血。 牛奶中的鈣、磷、鉀含量很高,會影響鐵的吸收,從而妨礙缺鐵性貧血的糾正,甚至會加重缺鐵性貧血。此外,銅是人體中多種酶的組成成分,而某些氧化酶能促進腸道對鐵的吸收
2015-01-20 61 -
如何用藥物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
孩子缺鐵性貧血,這種情況應該用藥物治療,在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情況下還應到醫院查一查貧血的原因以及為什麼用鐵劑效果不好並複查鐵指標。
2015-01-20 80 -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應如何護理? 母乳性黃疸,顧名思義,是因為嬰兒餵養母乳而出現的黃疸。過去認為母乳餵養的嬰兒大約只有1%-2%可出現母乳性黃疸,但近年來由於此病逐漸被重視,其實際發病率可能遠高於此值。文獻報導母乳性黃疸在病因學上可占新生兒
2015-01-20 11 -
怎樣防止新生兒核黃疸的發生?
新生兒時期可有生理性黃疸,膽紅素持續升高會導致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病症核黃疸。 核黃膽幾乎僅發生在新生兒期,這種病是游離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與腦細胞相結合,使腦細胞核被黃染,造成腦細胞不可逆的損害,臨床上稱為核黃疸,又稱膽紅素腦病。早期核黃疸
2015-01-19 111 -
新生兒黃疸有什麼危險性?
在新生兒時期任何原因導致血清間接膽紅素增高達20毫克%以上時,間接膽紅素可進入腦組織而使腦組織受損發生核黃疸。所以有嚴重黃疸的新生兒應警惕核黃疸的發生,特別是未成熟兒,月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一般可於重度黃疸發生後12~48小時之內出現精神萎
2015-01-20 43 -
如何觀察新生兒黃疸?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在新生兒時期均為常見現象。這些黃疸往往被家長當成是生理性黃疸而被忽視,以致誤了治療時間。 觀察新生兒黃疸程度往往受皮膚顏色和光線影響,紅色和黑色皮膚可將黃疸掩蓋。有些產婦居室掛上深色窗簾,小寶寶是否有黃疸也難以分辨。
2015-01-20 26 -
為什麼有的病兒會出現黃疸?
黃疸是由於血液中有一種叫膽紅素的物質含量增多而使眼白(鞏膜)以及全身皮膚粘膜發黃。這種物質增多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由於溶血或肝細胞結合膽紅素的能力減低引起,有的是由於肝細胞損害,也有的是由於肝內或肝外膽道受阻塞而引起。 通常引起溶血或肝細胞
2015-01-20 39 -
怎樣自查孩子是不是得了“嬰兒苔癬”?
丘疹性蕁麻疹又叫蕁麻疹樣苔癬或嬰兒苔癬。它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般在春、夏、秋季發生,冬季較少。多見於嬰幼兒及兒童,往往同一家庭中的孩子同時發病。 這種病多發生在孩子的四肢、腰背部、臀部等處。患處可見綠豆到花生米大小的疙瘩,疙瘩可為紅色、
2015-01-20 30 -
新生兒溶血病如何檢驗?
奇怪,才出生幾小時或一、二天的孩子,為什麼皮膚一下子由紅嫩變成全身發黃?經檢查後方才明白,原來是得了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常見有兩種。一種稱ABO溶血病,它是由於母子(女)ABO血型不配合而引起的。常可發生在第一胎,且多見於O型的
2015-01-19 39 -
如何預防小孩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多發生在9月中旬至12月,以10月至11月為高☆禁☆潮。引起兒童秋季腹瀉的病因,多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輪狀病毒在初秋氣溫下降這樣的溫度下滋生很快,因為小兒的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體的免疫功不能很快適應這種天氣的突變,因而容易受到病
2015-01-18 25 -
新生兒黃疸治療建議
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黃疸,7-10天消退,為生理性黃疸,在黃疸期間多喂溫開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療。若黃疸提前或推遲出現,或出現上面所述各種異常情況,應立即送醫院系統檢查,以免延誤診治,危及嬰兒生命。
2015-01-20 19 -
新生兒黃疸診斷要點
隨時觀察黃疸的變化,嚴防發生核黃疸;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之一,就應考慮為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 1.在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黃疸就非常明顯; 2.黃疸遍及全身,為桔黃色,且在短時間內明顯加深; 3.黃疸減輕消退後又加重或重新出現; 4
2015-01-2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