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醫診斷小兒嘔吐原因
嘔吐是胃內容物從口吐出的一種病證。 本病無年齡和季節的限制,但以嬰幼兒較多見,夏秋季節較易罹患。 西醫認為嘔吐原因: ①腸運功能紊亂,比如急性腎炎,腸梗阻等; ②感染性疾病;如腹膜炎,闌尾炎,急性傳染性肝炎,猩紅熱,腎盂腎炎、百 日咳痙咳
2015-01-20 35 -
中醫治療小兒腹痛
腹痛是小兒常見症狀之一,是指胃脘以下臍之周圍及小腹疼痛為主要的病證。 腹痛的範圍很廣,是許多內外科疾病均可見的症狀。嬰兒不會訴說腹病。只會啼哭,較大兒童雖能訴述疼痛,但往往不能正確表達腹痛部位,因此如在小孩訴說腹痛或表現為突然啼哭,時作時
2015-01-20 63 -
小兒常見腹痛的鑒別診斷表
小兒常見腹痛西醫鑒別診斷表 病名 好發年齡 臨床特點 輔助診斷 腸蛔蟲病 較大兒童 臍周有間歇性鈍痛,或輕或重,痛時喜按,腹軟無壓痛,有排蟲史 嗜酸性白細胞高,大便檢查見蛔蟲卵 膽道蛔蟲症 較大兒童 陣發性右上腹絞痛,疼痛劇烈至彎腰翻滾,
2015-01-09 42 -
中醫治療小兒腸炎
小兒腸炎病症見大便次數增多,及糞質稀爛或呈水樣,蛋花樣或有粘液,不消化食物殘渣。 本病多發生於3 歲以下小兒,以秋冬季多見,很少有便膿血出現,嚴重者可有嘔吐咖啡樣物,抽搐昏迷,脫水,酸中毒,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飲食不當
2015-01-20 30 -
西醫治療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症表現大便次數增多,及糞質稀爛或呈水樣,蛋花樣或有粘液,不消化食物殘渣。 本病多發生於3 歲以下小兒,以秋冬季多見,很少有便膿血出現,嚴重者可有嘔吐咖啡樣物,抽搐昏迷,脫水,酸中毒,低血鉀等電解質紊亂。 西醫認為:本病多為感染性和
2015-01-20 24 -
西醫治療小兒風濕熱與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熱是一種多發性、全身性結締組織非化膿性炎症疾病。其病原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免疫反應現象。主要侵犯關節及心臟,其次為腦、皮膚、漿膜、血管。病理可分滲出肉芽腫及硬化期。有時首次患病心臟即受損害,或反復發作而致遺留慢性心瓣膜病變。 臨
2015-01-19 26 -
中醫治療小兒風濕熱與風濕性心臟病
中醫辨證治療 1.風痹。主證:多發性,遊走性肢體關節疼痛,以肘、腕、踝等處多見,屈伸不 利,有惡寒發熱等表症。舌質紅、苔薄白,脈浮數。治法:法風通絡,佐以散寒除濕。 方藥:防風東加減。防風6 克,羌活9 克,秦充8 克,麻黃3 克,葛根1
2015-01-20 33 -
中醫治療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個臨床綜合征。可由多種原因引起、由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償和失代償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現,因而通常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上可有氣急、心悸,心動過速、怠倦、乏力和水腫等症狀,故屬中醫喘證、心悸、怔忡、虛勞、
2015-01-19 31 -
西醫治療小兒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個臨床綜合征。可由多種原因引起、由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代償和失代償期大多有各器官阻性充血(或瘀血)的表現,因而通常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上可有氣急、心悸,心功過速、怠倦、乏力和水腫等症狀。 臨床表現:症狀和體征與患兒年齡
2015-01-20 26 -
中醫治療小兒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一般指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臨床典型病例以尿頻、尿急、尿痛、尿濁或血尿,或伴有發熱;起病急為特點。好發年齡為2 個月至2 歲嬰幼兒,女孩較多見。 本病中醫認為因濕熱穢濁之邪毒郁於肝膽,流注下焦,侵犯膀胱所致,屬於中醫“淋
2015-01-19 66 -
西醫治療小兒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一般指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感染途徑有三個方面:即尿道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或經淋巴通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為多見,其次為變形桿菌、產氣桿菌、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主要為血行感染。 臨床典型病例以尿頻、尿急、尿痛、尿濁或
2015-01-17 35 -
中醫治療小兒貧血
貧血是指迴圈血液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的下限。貧血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綜合征,而不是一個具體疾病。本病屬中醫“血虛”,“虛勞”範疇。 由貧血所致的表現有:面色蒼白,唇口指甲亦蒼白,精神不振,肌膚鬆軟,毛髮枯槁,頭昏,納呆,乏力,便溏
2015-01-19 25 -
西醫治療小兒貧血
貧血是指迴圈血液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的下限。貧血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綜合征,而不是一個具體疾病。本病屬中醫“血虛”,“虛勞”範疇。 由貧血所致的表現有:面色蒼白,唇口指甲亦蒼白,精神不振,肌膚鬆軟,毛髮枯槁,頭昏,納呆,乏力,便溏
2015-01-09 39 -
中醫治療小兒癲癇
癲癇是小兒常見的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各種形式的抽搐發作,發作後一如常人。長期反復發作影響智力發育。 臨床表現: 呈多形式的抽搐動作或神志、運動障礙: (一)大發作。突然昏僕,不醒人事,四肢強直,握拳,肌肉及顏面抽動,兩
2015-01-20 45 -
西醫治療小兒癲癇
癲癇是小兒常見的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各種形式的抽搐發作,發作後一如常人。長期反復發作影響智力發育。 臨床表現: 呈多形式的抽搐動作或神志、運動障礙: (一)大發作。突然昏僕,不醒人事,四肢強直,握拳,肌肉及顏面抽動,兩
2015-01-20 30 -
百日咳及其治療
由百日咳嗜血桿菌引起的呼吸道接觸飛沫傳染病,5 歲以下小兒多見,患病後有持久免疫力。因病情長,可持續2~3 個月,故名百日咳。 臨床以間歇發作,連續不斷的痙攣性咳嗽,最後伴有特殊的雞鳴樣的吸氣為其特徵。 本病屬中醫的“疫咳”、“頓咳”、“
2015-01-20 23 -
細菌性痢疾及其治療
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好發于夏秋季節,由於飲食不潔所致。以發熱、腹痛、裡急後重及便膿血為特徵。 臨床分型: 1.普通型:高熱驟起,可有一次性驚厥,大便含膿血或粘液,腹痛,裡急後重。 2.中毒型:高熱驟起,意識障礙,反復驚厥,面
2015-01-19 33 -
傷寒與副傷寒及其治療
由傷寒及副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屬)所致的腸道傳染病,病後可產生持久免疫。為夏秋季多發病。 臨床表現,嬰幼兒的傷寒多不典型,發病較急,發熱,頭痛,厭食,腹瀉。起病第1~2 周,可見咳嗽、咽紅、上呼吸道炎症狀,發熱病程長短不一,病情多較輕。學齡
2015-01-20 13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及其治療
是腦膜炎雙球菌所致的化膿性腦膜炎,簡稱流腦,由呼吸道傳染,冬春多見,15 歲以下兒童多患。 臨床表現:潛伏期1~7 天,起病急,高熱、頭痛、煩躁,噴射性嘔吐,皮膚有出血點,或有腦膜刺激征。嬰兒則表現嗜睡或易驚等精神異常。尖叫,兩眼凝視,或
2015-01-20 26 -
麻疹及其治療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疹性呼吸道傳染病。自從推廣麻疹減毒疫苗接種後己少見流行。如無併發症一般預後良好,本病大都有終生免疫。 典型病例有接觸史,經10~11 天潛伏期,前驅期3~4 天后,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流淚,怕光,食欲
2015-01-2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