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養育保護乳牙
* 儘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人工餵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必須人工餵養時,應選擇模仿乳☆禁☆頭模擬設計的奶嘴。同時,儘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 * 母乳
2014-12-27 10 -
和寶寶玩學走路遊戲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成人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成人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 也可
2015-01-20 21 -
如何教孩子走路?
孩子的情況各有不同,有些孩子身體發育好,鍛煉訓練早,在9~10個月時就會獨立行走;有的孩子出生時早產、低體重、發育不好,甚至患佝僂病或其他疾病,走路就遲緩;還有的是因為保護過多,缺乏鍛煉,或者冬季穿衣過多、身體肥胖、行動不便,也會引起走路
2015-01-19 20 -
嬰幼兒別用成人痱子粉
天氣熱時,父母經常會給孩子身上撲些痱子粉,但如果誤用成人痱子粉,會損害嬰幼兒健康。因為成人痱子粉與小兒痱子粉所含的藥物、劑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腦、樟腦(或冰片)比小兒痱子粉多3至4倍;昇華硫多10倍;而對皮膚刺激大的水楊酸則
2015-01-20 22 -
孩子發燒時該怎樣護理?
旺旺咽喉發炎了,一直發燒。望著病懨懨的孩子,媽媽心裡好難受啊。孩子太小,才2歲多,生病後胃口不好一日三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而發燒又要消耗大量營養素,聽說體溫每升高1℃,機體代謝率就增加13%,這怎麼得了哇!旺旺的媽在廚房裡轉了幾圈,還
2015-01-20 23 -
孩子真的發燒了嗎?
一個2個月嬰兒媽媽諮詢,她說孩子的體溫有時可達37.2℃~37.6℃。她非常緊張地詢問:這種現象是否正常。經過仔細瞭解,這個小寶寶出生及生後的生長發育基本正常。細心的媽媽有時用手觸摸孩子,覺得孩子身體挺燙的。於是,拿來體溫計測量體溫,發
2015-01-20 23 -
如何護理濕疹(奶癬)寶寶?
寶寶出生後的1~3個月中,有時臉上會出現紅色的丘疹或紅斑並逐漸增多,有時寶寶的臉上還有小水皰和黃色的滲出液結的痂皮。出現濕疹後,寶寶往往顯得煩躁不安甚至好哭鬧。大多數孩子在6個月後臉上的濕疹會逐漸減輕,在1歲半以後逐漸自愈。這種皮膚病叫
2015-01-20 36 -
如何區別痱子與濕疹
如果是濕疹主要在於孩子的面部、前胸、臀部。可見大小不等紅色的丘疹或斑疹,也可融合成片。遇到水、出汗可加重。而且容易反復出現。如果是痱子,表像在前額、前胸、後背 表現為:紅色或者白尖,小米粒或針尖大小。天熱時易出現。
2015-01-20 27 -
養貓易使嬰兒患哮喘
據香港明報報導,美國亞利桑拿大學發現,若家中養貓,1歲以下的初生嬰孩出現濕疹的機率比無貓家庭的嬰孩高出一成,而濕疹亦會增加患上花粉症、哮喘等其它敏感病症的風險。 據報導,亞利桑拿大學調查486名初生嬰兒,並向他們的家長查詢,在嬰孩出生
2015-01-19 17 -
怎樣區別生理和病理性黃疸
(1)生理性黃疸: 出現的時間多在生後2~4天,黃疸主要見於顏面、軀幹和鞏膜,比較淡,要在日光下才能看清,四肢及手心足心等處不明顯。黃膽出現後不會快速短時內加深。自黃疸出現算起,2~3天內達最高峰,其後即逐漸消退,大約兩周左右即退完。尤其
2015-01-20 39 -
用可口可樂能治小孩嘔吐嗎?
可口可樂飲料能幫助孩子迅速止嘔吐,恢復健康。具體方法是:每隔10~15分鐘讓嘔吐的小孩慢慢吞服2至3調羹可口可樂,且儘量避免飲料中碳酸外溢。多數情況下,在開始服用可口可樂的6小時內,小孩還會有1次嘔吐,可是8至12小時後嘔吐肯定會停止。這
2015-01-20 44 -
幼兒急疹的診斷及護理事項
幼兒急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主要發生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 臨床表現: 幼兒急疹往往突然高熱,大多數體溫都達到39℃~41℃,患兒體溫雖高,但精神和食欲等一般情況良好,這與其他高熱患兒不同,可伴有噁心、嘔
2015-01-18 34 -
水痘的食療方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
2015-01-12 15 -
嬰兒腹瀉時如何護理皮膚?
嬰幼兒特別是嬰兒,皮膚嬌嫩,腹瀉時排出的大便形狀不同于正常大便,一般酸性較強,而且大便次數多,若不及時更換尿布,則大便就會粘在肛門周圍、外☆禁☆陰及臀部。這樣幾個小時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臀紅,嚴重者可致臀部皮膚糜爛。因此,尿布必須勤換、及時換,
2015-01-19 25 -
新生兒大便怎樣才算正常?
許多新婚夫婦初為人父、人母,沒有育兒經驗,發現嬰兒排便次數多,便不知所措,以為是腹瀉,其實,這種緊張是不必要的。我們知道,正常的兒童一般每天大便兩次,若大便次數增多,就意味著腹瀉了。但是,正常新生兒大便次數多,不一定是腹瀉,這主要是新生
2015-01-17 41 -
藿香正氣水可治嬰幼兒腹瀉
取淨布一塊(紗布最好),折成5-8釐米對方4-6層,先將藿香正氣水軒水中預熱,再把布塊放到患兒肚臍上,待藥溫適宜時倒在布塊上,以充盈蓋並固定,小於6個月患兒2-3小時取下,6個月以上患兒時間黍長取下,1日月潭-3次,2日即可見效,筆者應用
2015-01-15 23 -
巧飲優酪乳預防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兒科常見病,常因機體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研究者將12個月以內的嬰兒隨機分為兩組,一組飲酸牛奶,一組飲牛奶對照,通過4個月的追蹤觀察發現,腹瀉的發病率,治療組明顯低於對照組。如飲優酪乳組有35%嬰兒發生腹瀉,
2015-01-20 21 -
當心奶瓶也會“吃”出腹瀉!
2個月大的小光洋平時乖得很,可近來可煩透了媽媽:一天拉十幾次大便,每次拉的不多。到後來,每次拉完後還哇哇大哭起來。媽媽告訴醫生,在夏天,孩子改用奶瓶吃奶,吃的量比往常還要多,而且晚上睡覺也沒有受涼。 醫生診斷,小光洋是患了感染性腹瀉。
2015-01-18 20 -
孩子腹瀉如何照顧?
很多人對孩子腹瀉感到頭痛,看著孩子痛苦,自己也著急。在正確就醫的情況下,如何照顧腹瀉的孩子呢? 腹瀉(包括腸炎)是小兒特別是嬰幼兒的多發病之一。目前並非所有的腹瀉病兒都須住院,大部分在家中服藥治療和護理。因此家長應掌握一些護理腹瀉病兒
2015-01-20 14 -
嬰幼兒腹瀉媽咪護理常見誤區
誤區1 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咪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後不久,可能經常會在餵奶後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餘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
2015-01-2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