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需要避開3個麻煩

乳媽媽需要避開哪些麻煩?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讓母乳媽媽面對的問題再次推向輿論的風口。 面對質疑, 馬伊琍寫下一篇長微博給每一位職場背奶媽媽。 引起了很多哺乳媽媽的強烈共鳴。 那麼, 哺乳期媽媽該如何避免這些健康問題呢?

Advertisiment

內衣不適誘發乳腺炎

由於在哺乳第一胎時, 曾穿過稍微緊的衣服而患過急性乳腺炎, 因此在二胎哺乳時馬伊琍吸取教訓, 任何時候只穿舒適的哺乳背心。

“預防乳腺炎, 絕不可忽視。 ”, 首先, 要保持心情舒暢, 消除不良情緒;堅持母乳餵養, 運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和含乳方式, 每次哺乳完都儘量把乳☆禁☆房裡的乳汁吸空;另外, 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胸罩, 胸罩選不要鋼托的。 現在舒適棉質的胸罩可以避免乳☆禁☆房下垂, 避免乳☆禁☆房下方的血液迴圈不暢和乳汁的淤積。

如果乳汁量大寶寶吃不完, 乳☆禁☆房因乳汁的積聚而發脹時,

Advertisiment
要把奶擠出來, 排空乳汁。 她強調, 一定要保持乳汁通暢, 乳汁淤積是引發乳腺炎的重要因素, 如果不慎患了急性乳腺炎, 要去正規醫院的專科門診就診治療, 醫生會根據病情制訂治療方案, 不要盲目服藥。

擔心奶水不足而抑鬱

產後抑鬱的發生可能與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相關, 媽媽本人的健康狀況對孕期產生抑鬱情緒也有很大影響。 產後抑鬱表現與其他抑鬱障礙相同, 情緒低落、快感缺乏、悲傷哭泣、擔心多慮、膽小害怕、煩躁不安、易激惹發火, 嚴重時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顧嬰兒的能力, 悲觀絕望、自傷自殺。 如能早期識別, 積極治療, 預後良好。

怎樣避免產後抑鬱?胡雄說, 有了孩子以後, 年輕媽媽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

Advertisiment
抱著坦然的態度接受這一切, 有益於幫助擺脫消極情緒。 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放鬆情緒, 尋求家人幫助。 如果出現產後抑鬱症的症狀, 要科學治療, 保持積極心態, 為自己創造安靜、舒適、衛生的休養環境, 要飲食好, 還要做適當運動。

用手擠奶患上腱鞘炎

產婦長期頻繁用手擠奶或經常抱孩子, 手腕、手指部位易患腱鞘炎。 如果產婦出現手指掌, 指關節掌側有腫痛、硬結、屈伸受限等, 要引起重視, 儘早到醫院就診。

哺乳期不要盲目服藥, 一般不太嚴重的話建議理療是可以緩解疼痛症狀。 另外, 建議可使用吸奶器代替用手擠奶。

小編溫馨提示:哺乳媽媽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 有些痛也需要自己忍受, 因此,

Advertisiment
家庭在日常護理中一定要多給哺乳媽媽多一些愛和體貼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