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吃、兩人補是準媽媽最常陷入的迷思, 深怕腹中寶寶營養不足、發育不良, 因此拼命吃、吃、吃的結果, 往往造成孕期體重增加過多, 不僅孕婦體態嚴重變形走樣, 還可能引起一些病癥, 并且使生產困難度提高。 本單元將規劃飲食篇與家事篇, 讓您輕輕松松控制懷孕期的體重, 達到母子雙贏的安產目的。
Advertisiment
懷孕期間, 胎兒一切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素皆來自母體, 因此孕期營養的供給, 一方面為維持孕婦本身正常的需要, 另一方面可提供胎兒的發育需求, 且為日后生產與哺乳做準備。 胎兒營養素的攝取, 是由母體內血液經過臍帶輸送, 而母親血液中的營養素含量, 直接由進食的食物決定。 所以, 我們必須注意到的不僅是媽媽的體重有沒有增加?還有胎兒是否正常成長?
孕期營養指標-體重
胎兒長大、羊水增多、胎盤增大、子宮增大、乳☆禁☆房增重、血液及組織液增多、母體脂肪增加, 是孕婦體重增加的原因。 孕婦體重正常的增加, 是營養良好的重要指標。 專家表示, 懷孕期間總體重增加以10~14公斤較為理想, 而孕前體重偏低的準媽媽,
Advertisiment
孕前體重
孕期的理想體重增加 1~3個月 4~6個月 7~9個月
總計 正常 1~2公斤 5公斤 5~6公斤 11~13公斤 偏低 2~3公斤 6公斤 6~7公斤 14~16公斤 偏高 1公斤 3公斤 3公斤 7公斤
現代人營養的攝取較以前改善許多, 也較注重產前的照顧, 相對的, 體重增加會比較多。 再加上許多女性為保持好身材常會節食。 懷孕后如同解了禁, 盡情滿足口腹之欲的結果, 體重增加20公斤以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另一個造成體重過重的原因, 是母體內水分蓄積太多。 因此容易引起一些合并癥, 如妊娠毒血癥(主要癥狀為高血壓、水腫、尿蛋白等)、妊娠糖尿病(可能形成巨嬰癥,
Advertisiment
一般建議肥胖孕婦在懷孕期間不宜減重, 但是根據國外的臨床實驗結果, 證實只要每天攝取的熱量不低于600大卡, 并不會傷害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楊淑惠營養師則表示, 需要體重控制的胖準媽媽, 每日熱量攝取不低于1000 大卡是較為恰當且安全的, 建議以均衡營養的方式進行,
Advertisiment
每一個計劃生壯壯寶寶的媽咪, 不論您是胖胖的也很可愛或是露哪里都不怕, 都能在懷孕之前就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 在懷孕期間注重均衡營養與體能保健, 以提供胎兒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 并為自己日后的生產、哺乳做萬全的準備。
過重過輕均不宜
有的孕媽咪在懷孕開始, 就肆無顧忌的攝取許多營養食品, 也因此經常忽略體重的直線上升,
Advertisiment
若是過度肥胖的孕婦, 生產過程的危險機率會較高, 假設本身又有其他疾病, 還易導致其他并發癥, 如慢性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腎盂腎炎、血栓癥, 甚至妊娠過期、胎兒過大引發難產等, 當然也可能導致寶寶的先天性異常。 而過瘦的孕婦, 則有可能因營養攝取不均衡或不足, 嚴重影響肚中胎兒的成長發育, 因此產下的寶寶體格較瘦弱, 或造成部分免疫系統缺乏不全等等。
一般整個懷胎期間, 增加12~14公斤都算正常, 但還是可請教醫師, 依照個人的體型來協助規劃體重增加的比例, 再配合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快樂待產。
體重管理:飲食篇
要從飲食上控制體重,首先必須知道體重增加與營養攝取的關系,蛋白質、醣類、脂肪三大營養素為提供熱量的來源:
營養素(1公克) 蛋白質 醣類 脂肪 熱量(大卡) 4 4 9
由此可知,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是蛋白質和醣類的2倍。營養師表示,準媽媽們有些飲食觀念是需要修正的,例如懷孕要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可幫助胎兒的發育,然而在攝食蛋白質食物的同時,也會吃進過多的油脂。
例如同樣是富含蛋白質的豆干與瘦肉,準媽可能會選擇豆干(因為是素的),然而其含油脂量卻高于瘦肉。例如吃面包時,常忽略奶油、起酥等所含的油脂。例如水煮青菜,因味道較淡反而添加更多的調味品。
在飲食上諸如此類的陷阱實在不少,營養師建議,所有的食物在烹調時應盡量保持其原始狀態,雖然煎、炒、爆、炸的食物比較香,但是用油量相對增加,熱量也高;最好是以蒸、煮、烤、燉來烹調食物一樣美味,同時得注意的是用量。準媽媽們可要三思而后吃!
一般婦女與懷孕婦女每日飲食攝取量,如下表:
食物類別 平常期 懷孕期 哺乳期 備 注 奶蛋豆魚肉類 5份 7份 7~8份 每一份的量為:一兩肉、一兩魚、一個雞蛋、一塊豆腐(4小格)、一杯牛奶。 五谷根莖類 3~6碗 3~6碗 3~7碗 以全米或全麥的五谷主食為最佳選擇。 油脂類 3湯匙 3~4湯匙 3~4湯匙 每日所需的油脂大多已用于炒菜中,以植物油比動物油為宜。 蔬菜類 3碟 3~4碟 3~4碟 每碟三臺兩,每天至少二碟深色蔬菜。 水果類 2個 3~4個 3~5個 以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如:番石榴、柳丁、橘子、葡萄柚等為佳。
孕婦應攝取均衡的飲食,營養平均分配于各餐中,所需營養素如下:
熱量:
一般婦女平時所需熱量為1800~2000大卡,懷孕前期每日須增加150大卡(2片土司、1杯牛奶、3片蘇打餅干),后期則須增加300大卡。懷孕初期有惡心、嘔吐的現象,應避免攝食油膩食物,熱量來源最好能以醣類供給。
維生素:
懷孕期間維生素的需要量皆應增加,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番石榴、柑橘類、木瓜等;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水果。
鐵質:
一般婦女需要15毫克的鐵質,懷孕中期至分娩,每日應增加攝取20~50毫克的鐵質(可由鐵劑補充),以彌補懷孕及分娩時的失血。鐵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蛋黃、肝、肉類(牛〉豬〉雞、魚)等。
鈉:
懷孕期間右有高血壓或水腫,則應限制鈉的攝取量。含鈉較高的食物,如鹽漬、鹵制、罐制食品及速食品等。
【初期】妊娠3-4個月
懷孕初期因為身體開始出現許多變化,但體重應該從此時就開始做好管理。
飲食-
* 此時期害喜嚴重的準媽媽,如果食欲不佳,可盡量選擇自己較想吃的東西。
* 多喝水、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可避免便秘發生。
* 確實紀錄自己每日進食的食物與量,并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多熱量食物。
作息-
* 懷孕初期,大多數準媽媽會感覺容易疲憊,但盡量維持定時睡覺起床的規律作息。
* 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不妨仍維持簡單家事工作,及有機會就可多步行走走。但注意若有流產跡象,則應避免。
體重紀錄-
* 養成每周量體重的習慣,并紀錄變化。可有效掌握體重的增減。
【中期】妊娠5-7個月
進入懷孕中期階段,因初期的不適感消失,避免飲食突然攝取暴增,并趁此期多多從事有益孕婦運動,可有效管理此階段的體重。
飲食-
* 三餐仍維持定時定量,盡量控制避免夜半時分或超過9:00仍大量進食。也不要控制太過的一天只吃2餐。
* 飲食日記仍應每日進行紀錄。
作息-
* 通常此時胎兒都進入安定期,準媽媽可以開始安排一些適度并熟悉的運動,如每次午晚餐后固定散步30分鐘,或可以進行孕婦保健體操,甚至游泳。
* 規律的作息生活仍應維持,但生活或工作中盡量讓自己遠離壓力,學習放輕松。
體重紀錄-
* 可以開始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固定量一次體重并詳細紀錄。
【后期】妊娠8-9個月
懷孕后期笨重的身體狀況,讓許多準媽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而影響運動的意愿,飲食上的起伏也大。
飲食-
* 避免因心情浮躁而開始吃多吃少的不規律飲食習慣。
* 所謂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雖是正確,但如果你的活度動量不大,還是吃1人份就夠。
* 飲食日記仍應每日進行紀錄。
作息-
* 懷孕期間,不少準媽媽的確享有不少不必親自動手做的特權。但利用作家事的機會動一動,伸展一下身體,也可消耗一些熱量,幫助體重管理。
* 盡量維持規律生活作息,不可熬夜,睡眠長短時間盡量一定,不可過于貪睡,如果因夜里失眠,最好白日找時間補眠休息。
體重紀錄-
* 仍維持每天,固定量一次體重并詳細紀錄,每周依紀錄觀察自己體重增加狀況,并控制管理。
【臨盆期】妊娠10個月
進入懷孕最后的臨盆階段,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所以繼續保持體重的嚴格管理,不要功虧一簣。
飲食-
* 隨時都可能生產,所以控制食欲,不要吃太飽腹。
* 身體日漸浮腫,盡量選擇少鹽料理。
作息-
* 每日上下午最好都給自己固定3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 如果身體狀況都正常,不妨持續進行孕婦運動,像是家事、游泳、散步等等,可讓生產過程較順利。
體重紀錄-
* 每天繼續詳細紀錄自己的體重,最后一個月體重控制不要增加太多。
看了“孕媽咪體重管理白皮書”這篇文章,你是否對懷孕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呢,了解更多請查看相關文章 再配合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快樂待產。體重管理:飲食篇
要從飲食上控制體重,首先必須知道體重增加與營養攝取的關系,蛋白質、醣類、脂肪三大營養素為提供熱量的來源:
營養素(1公克) 蛋白質 醣類 脂肪 熱量(大卡) 4 4 9
由此可知,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是蛋白質和醣類的2倍。營養師表示,準媽媽們有些飲食觀念是需要修正的,例如懷孕要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可幫助胎兒的發育,然而在攝食蛋白質食物的同時,也會吃進過多的油脂。
例如同樣是富含蛋白質的豆干與瘦肉,準媽可能會選擇豆干(因為是素的),然而其含油脂量卻高于瘦肉。例如吃面包時,常忽略奶油、起酥等所含的油脂。例如水煮青菜,因味道較淡反而添加更多的調味品。
在飲食上諸如此類的陷阱實在不少,營養師建議,所有的食物在烹調時應盡量保持其原始狀態,雖然煎、炒、爆、炸的食物比較香,但是用油量相對增加,熱量也高;最好是以蒸、煮、烤、燉來烹調食物一樣美味,同時得注意的是用量。準媽媽們可要三思而后吃!
一般婦女與懷孕婦女每日飲食攝取量,如下表:
食物類別 平常期 懷孕期 哺乳期 備 注 奶蛋豆魚肉類 5份 7份 7~8份 每一份的量為:一兩肉、一兩魚、一個雞蛋、一塊豆腐(4小格)、一杯牛奶。 五谷根莖類 3~6碗 3~6碗 3~7碗 以全米或全麥的五谷主食為最佳選擇。 油脂類 3湯匙 3~4湯匙 3~4湯匙 每日所需的油脂大多已用于炒菜中,以植物油比動物油為宜。 蔬菜類 3碟 3~4碟 3~4碟 每碟三臺兩,每天至少二碟深色蔬菜。 水果類 2個 3~4個 3~5個 以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如:番石榴、柳丁、橘子、葡萄柚等為佳。
孕婦應攝取均衡的飲食,營養平均分配于各餐中,所需營養素如下:
熱量:
一般婦女平時所需熱量為1800~2000大卡,懷孕前期每日須增加150大卡(2片土司、1杯牛奶、3片蘇打餅干),后期則須增加300大卡。懷孕初期有惡心、嘔吐的現象,應避免攝食油膩食物,熱量來源最好能以醣類供給。
維生素:
懷孕期間維生素的需要量皆應增加,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番石榴、柑橘類、木瓜等;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深綠色及深黃色的蔬菜、水果。
鐵質:
一般婦女需要15毫克的鐵質,懷孕中期至分娩,每日應增加攝取20~50毫克的鐵質(可由鐵劑補充),以彌補懷孕及分娩時的失血。鐵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蛋黃、肝、肉類(牛〉豬〉雞、魚)等。
鈉:
懷孕期間右有高血壓或水腫,則應限制鈉的攝取量。含鈉較高的食物,如鹽漬、鹵制、罐制食品及速食品等。
孕期體重管理的原則
【初期】妊娠3-4個月
懷孕初期因為身體開始出現許多變化,但體重應該從此時就開始做好管理。
飲食-
* 此時期害喜嚴重的準媽媽,如果食欲不佳,可盡量選擇自己較想吃的東西。
* 多喝水、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可避免便秘發生。
* 確實紀錄自己每日進食的食物與量,并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或攝取過多熱量食物。
作息-
* 懷孕初期,大多數準媽媽會感覺容易疲憊,但盡量維持定時睡覺起床的規律作息。
* 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不妨仍維持簡單家事工作,及有機會就可多步行走走。但注意若有流產跡象,則應避免。
體重紀錄-
* 養成每周量體重的習慣,并紀錄變化。可有效掌握體重的增減。
【中期】妊娠5-7個月
進入懷孕中期階段,因初期的不適感消失,避免飲食突然攝取暴增,并趁此期多多從事有益孕婦運動,可有效管理此階段的體重。
飲食-
* 三餐仍維持定時定量,盡量控制避免夜半時分或超過9:00仍大量進食。也不要控制太過的一天只吃2餐。
* 飲食日記仍應每日進行紀錄。
作息-
* 通常此時胎兒都進入安定期,準媽媽可以開始安排一些適度并熟悉的運動,如每次午晚餐后固定散步30分鐘,或可以進行孕婦保健體操,甚至游泳。
* 規律的作息生活仍應維持,但生活或工作中盡量讓自己遠離壓力,學習放輕松。
體重紀錄-
* 可以開始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固定量一次體重并詳細紀錄。
【后期】妊娠8-9個月
懷孕后期笨重的身體狀況,讓許多準媽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而影響運動的意愿,飲食上的起伏也大。
飲食-
* 避免因心情浮躁而開始吃多吃少的不規律飲食習慣。
* 所謂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雖是正確,但如果你的活度動量不大,還是吃1人份就夠。
* 飲食日記仍應每日進行紀錄。
作息-
* 懷孕期間,不少準媽媽的確享有不少不必親自動手做的特權。但利用作家事的機會動一動,伸展一下身體,也可消耗一些熱量,幫助體重管理。
* 盡量維持規律生活作息,不可熬夜,睡眠長短時間盡量一定,不可過于貪睡,如果因夜里失眠,最好白日找時間補眠休息。
體重紀錄-
* 仍維持每天,固定量一次體重并詳細紀錄,每周依紀錄觀察自己體重增加狀況,并控制管理。
【臨盆期】妊娠10個月
進入懷孕最后的臨盆階段,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所以繼續保持體重的嚴格管理,不要功虧一簣。
飲食-
* 隨時都可能生產,所以控制食欲,不要吃太飽腹。
* 身體日漸浮腫,盡量選擇少鹽料理。
作息-
* 每日上下午最好都給自己固定3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 如果身體狀況都正常,不妨持續進行孕婦運動,像是家事、游泳、散步等等,可讓生產過程較順利。
體重紀錄-
* 每天繼續詳細紀錄自己的體重,最后一個月體重控制不要增加太多。
看了“孕媽咪體重管理白皮書”這篇文章,你是否對懷孕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呢,了解更多請查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