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兒常見病中,
以上呼吸道感染為多見,
發熱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
一般說,
發熱期間唾液分泌減少,
口干,
口腔內細菌易于繁殖。
如果此時維生素供給不足,
常易引起舌炎或齒齦炎,
以致口臭、無味等。
此外,
由于高熱,
胃腸道消化液分泌減少,
運動機能顯著減弱,
因而食物在胃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
使腹部飽脹。
嬰兒可有腹瀉,
較大兒童可有便秘、腸脹氣等癥狀,
影響腸道的消化吸收,
所以發熱時孩子不愿進食。
根據以上情況,
對高熱病兒應大量補充水分,
飲食以流質為主。
在無腹瀉的情況下,
給以高熱量而易于消化的流質食物,
Advertisiment
加以母乳或牛奶為主食。
在發熱期間,
無論是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
均應停止一切輔食品,
待病情好轉后再恢復。
如已斷奶小兒,
可用牛奶、米湯、藕粉、豆漿、蛋花湯、肉汁、果汁等
流質食品。
飲食宜少量多餐,
減少胃腸負擔。
體溫逐漸下降后,
即改為半流質,
如粥、面、蒸蛋、肉末、雞末、碎菜等,
到完全恢復正常體溫后,
可改為原來膳食。
在病兒發熱并伴有腹瀉時,
應考慮減輕腸道負擔的原則,
適當將每日的食品攝入量降低。
如用母乳喂養的嬰兒,
應減少喂哺時間來控制奶量,
或將兩次喂奶的間隔時間拖長。
如用人工喂養的嬰兒,
則可根據腹瀉的程度,
將牛奶沖淡,
或改用脫脂牛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