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不宜在吃飯時教訓孩子
許多家長白天要上班,孩子入幼稚園,只有晚上吃飯時才聚在一起。如果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常常會在吃晚飯時受到父母的教訓。 當孩子受到訓斥時,中樞神經受抑制,交感神經興奮使消化液分泌減少或者完全不分泌。孩子會感到唾液減少,食物吞咽不下,噁心嘔吐
2006-12-03 25 -
學齡前兒童玩電腦有益處
有研究發現,使用電腦能促進兒童運動技巧發展,並提高識別數位即字元的能力。也有研究認為,電腦的應用與兒童知識的掌握及語言能力的發展無關,甚至有些專家相信,如果兒童沉溺于電腦,會影響他們玩玩具及與同伴交流的機會。 美國新近有一項研究發現:
2006-12-03 21 -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好”與“壞”是個社會概念,也是道德行為判斷的準則,比較抽象,但是3-4歲的兒童經過教育引導,對“好”與“壞”是可以理解並加以判斷的。 3-4歲的兒童已能初步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並能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為。比如說“
2006-12-03 29 -
不當失控媽媽
●因為工作忙,情緒不佳,加上孩子正好開始“磨人”,媽媽沒好氣地說:“真後悔當初要了你。”——這會讓孩子怎麼想?尤其是當他已經四五歲了的時候。 ●周日爸爸有應酬,要媽媽一個人照顧孩子,媽媽不耐煩地對孩子講:“你爸爸就知道自己玩兒,也不管
2006-12-03 20 -
後排的小孩看過來
鄰居林女士一家三口,先生將上幼稚園的女兒小玉視為掌上明珠,當然出門坐爸爸旁邊,“次等公民”媽媽不坐後面坐哪?我看著小玉長大。6歲的小玉上學了,第一次期終考試,數學19-8=?看成18-9=?沒的取得好成績。歷來以女兒為驕傲的父親勃然大怒
2006-12-03 11 -
感情指導型父母有利於家教
根據對待孩子情緒的不同態度,可以把家長分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忽視型的。這種類型的父母,對孩子出現的憂傷、憤怒、恐懼、興奮等情緒,不聞不問,認為無關緊要。 第二種是批評型的。這種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常常持批評態度。 第三種是放任型的。這
2006-12-03 35 -
咬人的孩子怎麼管
媽媽一到幼稚園來接成成,同班的小朋友就上來告狀:“成成媽媽,今天成成又咬人了!”“還咬小明!”“成成還咬我!”媽媽常常遇到這件事,簡直氣得發瘋,成成剛升到大班,怎麼他還咬人? 兒童的嘴在發育發展過程中,是一件很重要的器官,在嬰兒期很軟
2006-12-03 15 -
你和你孩子的關係
許多父母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的孩子居然沒有膽量和他們談話。二十年前我在學校就父母和孩子的關係辦班的時候,就很驚訝有那麼多的孩子告訴我這是事實,而且他們的父母也一直不知道他們的感覺。 我不認識你的孩子,但是,我相信父母是可以設法接近孩子的
2006-12-03 21 -
羅斯福:在兒子面前,我不是總統
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他不僅治國有略,而且教子有方。他的四個兒子在二戰中浴血戰火,連立戰功,之後又都躋身美國政壇。 “對兒子,我不是總統,只是父親。”羅斯福的這句話曾在美國人心中產生過不小的震撼,這也是他一貫遵循的教子原
2006-12-03 28 -
超前教育斷想
(一) 蛹未必就一定會變成蝴蝶,蝴蝶卻一定是由蛹變來的。在蝴蝶還處在蛹的形態之中時,我們就要求蛹長出美麗的翅膀,要求蛹也像蝴蝶那樣翩翩飛舞,這種要求不過分麼?不滑稽麼?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的教育對兒童的要求,特別是對幼小兒童的要求
2006-12-03 15 -
要不要告訴幼兒,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在帶班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幼兒問老師:我這樣對嗎?通常為了鼓勵幼兒,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老師總是微笑點頭表示贊許。這是一種正面教育的方法,無可厚非。但有時,我問自己:為什麼孩子總要徵求成人的意見呢? 人們判斷是非都是有一定的標準,這種
2006-12-03 31 -
讓孩子在獨立中成長(二)
三、分離焦慮和獨立性 孩子進托兒所和幼稚園的初期,往往會產生恐懼和不安的情緒,心理學上稱之為“分離焦慮”。解決好分離焦慮對父母和子女都是一個考驗。 首先,父母對於幼兒參加第一個社會團體要作充分的思想準備,以積極愉快的態度讓幼兒快快樂樂
2006-12-03 19 -
生活能力是孩子生存的最基本能力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在父母的督促下拼命地學習,其他什麼事都不幹,使得孩子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殊不知,孩子只有具備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如穿衣、洗臉、刷牙、吃飯、單獨上學等生活自理能力和與同伴的交往能力,才能談得上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
2006-12-03 44 -
談幼兒觀察力的特點與培養
總愛說我不行的孩子常常是自卑的。自卑感是一種自覺不如人、輕視自己的情緒體驗。這種孩子的特點是自我否定,總覺得自己一地是處,他們的恐懼心理比較嚴重,受焦慮,做事畏畏縮縮,害怕失敗,不願去嘗試、探索,甚至放棄成功的希望。造成孩子自卑感的主要
2006-12-03 47 -
過度期望,成為教育孩子的最大誤區
當前的家教存在著許多誤區,例如: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應立即著手教育,家庭應給孩子以溫暖,不能像幼稚園、學校那麼“嚴”,以及重智輕德等。但最大的誤區卻是過度期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過度保護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對孩
2006-12-03 13 -
兒童該不該體罰
幾十年來,兒童教育專家認為體罰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孩子,但研究結果卻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1996年,美國兒科研究院教授科恩伯格說:“沒有證據表明,一個被父母輕微體罰的孩子長大會成為罪犯,或成為憤世嫉俗的暴徒。” 有必要說明的是,這裡專家
2006-12-03 15 -
按時接送,培養寶寶毅力
父母在接送孩子上幼稚園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不管天冷、天熱、颳風下雨,都要堅持按時送孩子上幼稚園。如果父母經常強調這些客觀原因而不送孩子去幼稚園,會養成孩子怯懦、嬌氣、任性、自由散漫的不良性格,因為這對孩子們的一生都有影響。
2006-12-03 43 -
對孩子的期望,有沒有誤區
孩子並不是生命的延續,也不是生命的簡單重複,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在最初給予他生命之後,他就已經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了,我們不再有控制或設計他未來的權利。他有自己的特質,每個生命的遺傳密碼都是獨特的。唯有尊重個體的差異、發揚生命的個
2006-12-03 13 -
寶寶的心裡話為何不肯說
寶寶的心思很難猜,有時明明顯得很開心,突然間他的感情會來個180度的轉彎,弄得父母也不知所措,問他,他也不說,可不知道原因,如何幫他解決問題呢? 其實,孩子不和父母說心裡話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根據以下案例,父母可以分析一下,我的孩子屬
2006-12-03 10 -
教養,是為孩子的獨立做準備
父母總是盡可能的讓孩子吃好、穿好、玩好,為的只是能看見孩子臉上露出笑容,這也是父母對子女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問題是,為了想看孩子喜悅的笑容而寵壞孩子,這是真正的愛嗎? 很多父母在孩子尚未進入幼稚園、小學就讀以前,管教的方式簡直和“放任
2006-12-0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