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寶寶早些接觸電腦
電腦對於幼兒,不同于對成人,在他們眼中,電腦是一個新奇有趣的大玩具。尤其是多媒體電腦,鮮豔繽紛的色彩,活潑有趣的介面,動聽的音樂,變幻莫測的圖畫,比其他玩具更讓寶寶著迷。在幼兒家教中,家長一般在寶寶兩歲前就已開始教他們認識實物,兩歲之後
2006-12-03 17 -
五種積極性
學習能力首先是五種積極因素、積極素質, 五種積極性。 第一種,正著講是積極向上,倒過來講是向上積極性。 就是孩子在學習方面有自己的願望、追求、目標, 有向上的積極性。 沒有向上的積極性,有可能從根本上失去學習的能力。 對於成年人
2006-12-03 10 -
別人的孩子我們該不該管呢
你看見一個小孩搶了自己孩子的玩具,而他的媽媽卻沒看見,你管不管?在遊樂場裡,一些大孩子在欺負同你孩子一樣年齡的小孩子,而他們的父母卻視而不見,你管不管?……很多時候,如何對待別人孩子,比教導自己的孩子還要難。 要求你自己的孩子不頂嘴、
2006-12-03 15 -
誰在攀比?
又到了幼稚園新生入學的時間,報名處擠滿了家長,而最熱鬧的地方就要數“特小班”的報名點了。 “特小班”是這個幼稚園今年新設立的特色班,它的“小”其實並不是召收的孩子年齡特小,而是指每班的孩子人數特別少。按計劃,“特小班”每班只招收15名
2006-12-03 17 -
母愛亞健康
“你愛自己的寶寶嗎?”恐怕每一位元母親都會給予肯定答案,可你對寶寶的愛是理智和健康的嗎?實際上,生活中有許多媽媽對寶寶的愛處於“亞健康”狀態,看看下面的“診斷”,你也許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溺愛 症狀:總是把寶寶當成“眼珠子”、“
2006-12-03 14 -
對寶寶進行“不”訓練
寶寶生長到了9個月左右,這時心理發展越來越成熟,會表達自己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寶寶的思維越來越活躍,逐漸有了些自己的主張,已經懂得不少事了 。因此,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做“規矩”了,不能再事事順他的意,讓他知 道別人和他說“不”
2006-12-03 15 -
最好的老師是你自己
“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正是孩子們充滿期待,歡天喜地迎接自己節日來臨的那一刻。我兒子卻在幼稚園受到了老師的批評。第二天,幼稚園放假,孩子便留在家中,我們也沾了孩子的光,單位分別放了我們半天假,讓我們陪伴孩子過節。我們向孩子承諾,只要他
2006-12-03 15 -
你的寶寶有了規則意識嗎
所謂規則意識,就是教寶寶明白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比如,怎麼和小朋友相處、怎麼在遊戲中遵守一定之規、過十字路口不能闖紅燈、過馬路走人行橫道或地下通道、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到公園遊玩時不攀摘花木、不踐踏草坪、注意保
2006-12-03 19 -
好奇是孩子最有意思的童心
好奇心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同外界的相互作用中增加知識,並對周圍事物產生的觀察力、思維和想像能力的反映。好奇是孩子最有意思的一種童心和特徵,我們千萬不要扼殺這種特徵。 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常會把玩具、活動鉛筆、鋼筆等拆開,有的孩子甚
2006-12-03 18 -
父母向孩子道歉,是教孩子學會如何做人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在一個家庭裡,父母威信的樹立,並非由於他們的一貫正確,而是由於他們實事求是,嚴於律己,進而取信于孩子。 一個人做錯了事,傷害了別人,必須向人家道歉。父母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或尋找適當機會與孩子談論自己的過錯,是讓孩子
2006-12-03 18 -
送爺爺奶奶一套“孫子兵法”
從上個世紀走來的爺爺奶奶們,你們可曾想過:面對嚴峻的生活挑戰,該怎樣帶好自己的小寶貝疙瘩呢? “孫子兵法”一詞正在老人間慢慢流行,他們晚年的生活樂趣大部分是從孫子身上獲得的。當爺爺奶奶沉浸在祖孫同樂,並對帶孫子這一“職業”鍥而不捨的時
2006-12-03 29 -
六個不要,你和保姆都應知道
1、不要離開孩子。 無論何時何地,哪怕一分鐘都不能離開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進入廚房、衛生間、近水處玩耍,這些都是嬰幼兒的家庭危險區,因為他們即使在馬桶裡也可能溺水。有不少寶貝喜歡打開熱水瓶把手指伸進去,他們還對刀具、洗衣粉和馬桶頗感興
2006-12-03 14 -
幫助孩子建立物權觀念很重要
周太太喜歡在家事忙完之餘爬格子,寫寫自己的心情或對社會現象的感想,有時也會寫寫短篇小說,投到報社或雜誌社還有稿費可賺,滿好的。昨天晚上剛完成一篇短篇小說,這是一個星期來的心血傑作,準備今天謄寫整齊就可以寄出去了。 可是,昨晚明明把稿子放
2006-12-03 23 -
性格的後天培養是很重要的
性格是先天氣質和後天培養的結晶,成人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氣質表現沒有好壞之分,主要是後天的培養。父母可以觀察你孩子的性格表現,是活潑型、衝動型還是抑制型。 性格培養主要是在活動當中。比如學習解放軍,表現出勇敢的行為;做員警遊戲,
2006-12-03 20 -
沉默教育亦是金
兒童擅于模仿,所以成人的行為就是無聲的教育,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暗示,這種久而久之的暗示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沉默體現威嚴。當發現孩子犯了錯誤.比如沒有禮貌,說話隨便、輕狂等,父母並不作聲,這會使孩于感到父母身上有一種令人敬畏而又神
2006-12-03 12 -
孩子愛往嘴裡放東西怎麼辦
孩子7個月正值探索事物的萌芽階段,當他抓到東西後,除了看看敲敲外,還會馬上把物品放人口中,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來探索,這是他在這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一種探索方式。 在探索的同時,孩子還能獲得無比的欣慰。當年輕的父母瞭解了孩子這一發
2006-12-03 24 -
衝突與行為
衝突是一種心理困境,由於個人同時懷有兩個動機而無法通過行動獲得滿足所致。衝突有雙趨衝突(兩個目標都想實現,可現實條件又要求個體必須捨棄其中之一,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雙避衝突(兩個目標對個體同時具有威脅性,希望同時避開,可現實只允許
2006-12-03 29 -
分清“你”和“我”
父母不能把孩子的壓歲錢隨便拿來,不能檢查孩子的信件寫些什麼,不能在分機上聽孩子的電話,不能要求孩子把自己的日記交給父母看。因為這些壓歲錢、信件、電話和日記都是孩子的隱私,孩子有不給別人佔有的“所有權”,有不讓別人知道的“隱私權”。父母應
2006-12-03 20 -
大方,造就不自私的孩子
幾乎每一個父母在看到孩子的搶奪和囤積行為後會感到擔憂和害怕:“我的孩子會不會一直這樣?”面對家長們的困惑,美國的兒童發展和行為問題專家Jan Faull解說個中緣由,並引介了一個成功的家庭。 2歲左右的孩子表現尤其突出,只要有人碰他們
2006-12-03 29 -
為什麼幼稚教育最重要?
幼兒時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 美國心理學家傑明斯的研究指出,5歲以前是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對一個18歲的孩子達到的正常智力水準來說,其中50%的智力是4歲以前獲得的,30%是4—8歲獲得的,20%是8—18歲前獲得的。 美國生理學家的
2006-12-0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