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後多吃含VC食物淡化斑點
從懷孕到產後,由於機體狀態和生活規律的改變,大多數新媽媽的面部會出現色素沉著,俗稱黃褐斑。常常表現在鼻尖和兩個面頰處,並且對稱分佈,形狀像蝴蝶,也稱蝴蝶斑。要避免黃褐斑的出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由內到外進行調節,做到養護結合,逐步淡化和消除討
2015-01-20 25 -
摒棄十個常見的育兒陋習
如今的獨生子女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不少家長為了精心養育小寶寶,抱啦,搖啦,捏鼻子啦,不讓哭啦什麼的。殊不知,這些舉止如果不適度,對嬰兒是有害的。因此,摒棄育兒中的種種陋習,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一、不要嚼食喂孩子
2015-01-20 24 -
寶寶天生就喜歡探究世界
一出生就開始的“主動學習” 我們對寶寶的學習和早期教育有著太多的誤解,我們多半把早期教育理解成“我教你學”,甚至找尋各種各樣的“早期教育方案”來訓練自己的寶寶。 人的一生,在他生命的各個階段,不光學習的內容不一樣,學習的方法、形態更
2015-01-20 20 -
會“動”的寶寶更聰明
很多的家長都詢問我,是不是應該給自己的孩子常規地做智商測定,認為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進行早期教育,開發孩子的智力。對具有一些影響大腦發育的高危因素的孩子應該進行早期監測,以便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促進孩子智力發展。但是對於正常的孩子不應該
2015-01-20 20 -
越早學會用水杯,寶寶越聰明
導語:寶寶自己用杯子喝水,可以訓練其手部小肌肉,發展其手眼協調能力。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教他用杯子喝水,教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什麼時候開始用杯子? 有的孩子很小就開始用杯子喝水和奶了,但也有的寶寶到了兩歲還習慣於抱著奶瓶喝水,其實,
2015-01-18 22 -
如何教孩子從小學會包容
別以為偏見和歧視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實,在孩子小小的頭腦中早就有了這些觀念,如果父母不加以積極引導,孩子會將這種觀念發展為奚落甚至敵意的反應。 育兒專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應及時幫助孩子擯棄偏見,學會包容。 案例:媽媽帶著未滿
2014-10-18 18 -
寶寶吃飯,全面自理
冬冬每和小朋友一起吃飯,冬冬媽總能得到別的媽媽的羡慕:“冬冬吃飯怎麼這麼乖呀!不用大人管,自己呼嚕呼嚕,不吃飽不離桌。不象我們,追著喂都不吃”。 冬冬吃飯的確很乖。大人和別人吃飯經常帶上他,決不添亂。先是起碼半小時埋頭猛吃,然後一小時
2015-01-20 18 -
孩子受委屈,給個“熊抱”
擁抱是一種良好的親子溝通方式。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孩子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而就算漸漸長大學習獨立後,他們仍然需要這種身體上的“支持”。因為擁抱能告訴他們,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父母對你的愛都不會變。 應該說,這
2015-01-19 22 -
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
我們是否瞭解孩子的真正需要呢?除了吃飯、穿衣、遊戲之外,孩子們還需要些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只要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就知道了。 孩子們是這樣說的: 1.爸爸媽媽,我的手小。所以不要對我鋪的床、做的事看不順眼;我的腿短,所以請放慢腳步,
2015-01-20 19 -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相處
早點瞭解孩子的性格,有助於父母採取科學的育兒方法。有科學家將人的性格根據其對環境刺激作出的反應大致分為三種傾向,那麼,不同性格的媽媽該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寶寶相處與互動呢? A類:積極活躍的行動派 寶寶:這類寶寶往往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
2015-01-07 30 -
美國家庭育兒常見十種做法
1、讓嬰幼兒從小單獨睡覺。 2、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讓他自己爬起來。 3、父母要幾歲的孩子做家務勞動,如洗碗、掃地、洗衣服等。 4、讓孩子在看到國旗時,注目兩分鐘。在聽到國歌時,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國歌。 5、即使家庭
2015-01-20 24 -
育兒域外傳真
澳洲新潮流 兒童瑜伽熱 澳大利亞最近興起兒童瑜伽熱。澳大利亞“生活瑜伽協會”的導師弗萊徹表示,瑜伽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自信,增加身體的彈性,改善個人的姿態,達至心神合一,對兒童來說是一種健康的活動。弗萊徹解釋,瑜伽重深呼吸,有助於改善哮喘
2015-01-20 16 -
如何幫助寶寶學步?
當嬰兒能獨立邁步時,就可以說已跨入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嬰兒從臥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轉變重心的嘗試。當嬰兒爬行熟練時,將會爬到各類傢俱的邊沿以便扶著站立。寶寶最初扶物站立時,可能還不會坐下,應教其如何學會低頭彎腰然後坐下。辦法之一是把玩
2015-01-20 31 -
10個月的寶寶動作訓練
10個月的寶寶大部分的運動仍是爬,有時扶欄站立和橫走。身體很好的孩子,往往有獨自站立的要求,扶著欄杆站立起來之後,會稍稍鬆手,以顯示一下自己站立的能力,有時他能夠站得很穩,甚至還會不扶任何東西自己站起來。這時,家長不要去阻止他,隨他去站
2015-01-20 16 -
讓孩子學習開步的訣竅
當孩子能開始獨立邁步時,可以說他已跨入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達到這一點,說明孩子已學會變換身體重心。 孩子從臥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轉變重心的嘗試。當孩子爬行熟練時,他將會爬到各類傢俱的邊沿以便扶著站立,他最初扶物站立時,可能還不會坐下,應教
2015-01-20 13 -
一舉三得親子健身操
每天和寶寶一起做親子操既能直接培養寶寶的動作技能,還能開發寶寶大腦並促進身體諧調發展,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建立親子感情。 就像我們小時候做廣播體操一樣,親子健身操也需要有正確的動作技巧和方法,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這樣寶寶才能在鍛煉中
2015-01-20 38 -
如何科學地訓練寶寶的手
嬰兒期手的動作發展至關重要。觀察表明,寶寶的小手比嘴先“說話”,是他認識世界的重要器官,能表達出極其微妙的心理變化。“心靈”與手巧是相輔相承的,手的動作熟能生巧,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寶寶智慧的發展。 怎樣訓練寶寶的小手呢?您一定會迫不及
2015-01-20 19 -
讓孩子開步的訣竅
當孩子能開始獨立邁步時,可以說他已跨入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達到這一點,說明孩子已學會變換身體重心。 孩子從臥位到立位,已有一些轉變重心的嘗試。當孩子爬行熟練時,他將會爬到各類傢俱的邊沿以便扶著站立,他最初扶物站立時,可能還不會坐下,應教
2014-12-23 13 -
充滿刺激的戶外環境
孩子眼中的世界既有趣又新鮮。孩子在戶外的自由玩耍,對於身體發育和認知發展的促進作用,遠遠優於室內活動。例如,與孩子制定每日的活動,對你來說可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對於孩子來說,像去食品店這樣簡單而固定的“旅程”,也是一種充滿樂趣的學習經
2015-01-14 45 -
帶著寶寶去散步
滿月後,大人即可抱孩子到室外活動――“散步”,每天5-10分鐘。嬰兒“散步”時可改善機體的氣體交換狀況,使體內血氧含量增多。 2-4個月時,應讓孩子適應四肢運動。讓嬰兒平臥,先將其兩上肢交叉伸屈,每一動作重複2-3次,鍛煉肩部及腿部的肌
2014-10-2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