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經濟條件的改善,還要不要發揚這種美德?生活實踐表明這種美德在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光大。沒有一點吃苦的精神,幹不成任何事情。不僅成年人需要這種精神,就是小寶寶也不能例外。 人生道路是曲折
2014-12-31 27 -
六種方法培養勤儉的孩子
許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得錢的價值和工作的目的,殊不知這正是他們長期溺愛孩子的結果。為了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這些父母極力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不讓他們幹任何家務。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孩子,就不可能理解工作的重要及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這些孩
2015-01-15 18 -
正確引導孩子的愛美之心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家長有能力有心思把自己的小寶貝打扮得更漂亮更招人喜愛。特別是上了幼稚園,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寵愛,也越發著意打扮起孩子來。這就引起小夥伴之間的攀比、羡慕,他們回到家常說起:“××小朋友的衣服真好看,××阿
2015-01-20 31 -
孩子的審美教育不容忽視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要使一個人真正地懂得美和醜並能進行美的創造,卻又離不開系統的審美教育。對小寶寶進行審美教育尤其重要。這是因為,他們正處於長身體、求知識的基礎階段。美育的好壞優劣也將會同智育和德育、體育一樣,影響著寶寶的未來發展。 作
2014-12-30 27 -
要讓孩子知榮辱、明善惡
2~3歲的寶寶尚不知道什麼是光榮和恥辱。他們在眾人面前赤身露體並不覺得難堪,也不會因辦錯了事而感到慚愧。4歲以後,他們稍許知曉了害羞和自豪。做錯事挨批評時有了內疚感,幹了好事受到表揚則感到高興。然而距離正確的榮辱觀尚遠。因此,對寶寶進行正
2014-11-02 20 -
父母縱容導致孩子不虛心
大家都知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希望自己的寶寶虛心,也是做父母的共同願望。所謂虛心,就是心胸寬廣,能夠容納別人的批評和建議。小寶寶為什麼會不虛心呢?通常是由於成人的嬌慣、遷就和縱容造成的。這種嬌縱導致了寶寶的任性和過強的自
2015-01-18 16 -
正確看待2歲孩子佔有欲
2歲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常常會出現胡亂爭搶玩具的現像,而在1歲前、3歲後的孩子中,這種現像較少。這是因為1歲以前的孩子,以個體活動為主,尚分不清自己和客體的區別,和其他孩子交往時,有互相爭搶玩具的現像,也有孩子主動扔掉自己的玩具或給他
2015-01-19 13 -
從小培養孩子的文明禮貌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習慣一旦形成,用不著借助記憶就能很容易很自然地發生作用。”美國教育家艾德勒也說過;“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種各樣的習慣,而僅僅在於形成良好的習慣。”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培養其文明禮貌習慣。 作為家長,應
2015-01-07 18 -
從小培養兒童的專注行為
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為是完整的、一致的;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他的行為則是分裂的、自相矛盾的和相互衝突的。例如:行為統一的學生,做任何事都很有計劃有條理,注意力集中,學習專心致志,有毅力有恒心去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而決不是三心二意
2014-12-26 26 -
從小培養幼兒做事計劃性
幼兒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俗話說:“3歲看大”就反映了這個道理。從小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有條理,對孩子終身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反之,如果忽視這方面的培養,則是為盲目、紊亂的不良行為開了綠燈。一旦形成習慣則很難糾正。
2015-01-09 24 -
孩子生活規範要逐步培養
1.保持態度的一貫性 每當孩子的錯誤行為,遭到相同的否定態度時,他很快就知道了你的意圖。要注意不要因父母的情緒變化而改變對孩子行為的態度,否則孩子會感到焦慮而無所適從。 2.多從正面作指導有時,父母過分限制兒童的行動會引起強烈的抵抗情緒。
2015-01-20 21 -
家長批評孩子要注意方法
孩子各方面都還不成熟,他們出現過失是難免的。我們家長也會犯各種錯誤,何況不懂事的孩子呢。因此,我們家長對孩子應該進行批評,但要講究批評的方式,不能勃然大怒,大聲地斥責孩子,甚至打罵孩子,應耐心地講道理,從而使孩子接受家長的批評意見,而不產
2015-01-13 39 -
揭秘孩子言行不一的原因
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言與行不一致。早上他說得好好的:“以後再不咬人了”。可是,晚上到幼稚園接他時,阿姨說他又咬小朋友了。他向爸爸保證,以後再不隨便買冰激淋吃了,可是當他上街時,又拉著媽媽要買冰激淋吃。言行不一對大人來說,是個品質問題;對孩子來
2015-01-20 32 -
如何孩子改正說謊的毛病
一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說謊:考試明明得了75分,回家卻告訴父母得了85分,他自己把玻璃杯打破了,卻不承認,說不知道誰幹的。本來沒去過海邊,卻津津有味地向同學介紹北戴河如何如何美,他都不想回來了,等等。家長對此十分惱火,但怎麼批評也沒有
2015-01-20 31 -
冷靜對待幼兒第一次說謊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第一次說謊,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驚慌失措,並在孩子面前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或是在許多人面前出他洋相,“他現在是個壞孩子了,學會說謊了,大家都不喜歡他了”,甚至痛打一頓。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不僅不能使幼兒接受教育,相反會使他因產
2015-01-20 16 -
孩子說謊話與想像的區別
孩子們好像用了魔棍一樣,他們往往隨心所欲地改變現實。他們時常不自覺地撒謊,還胡編亂造。 對於小不點兒來說,日常生活和想像混淆不清。當他要改變或否認現實時,那是因為他希望現實按著他的意願變過來。從2歲起,他就會拿著一隻空杯子假裝喝桔子汁。3
2015-01-09 28 -
正確看待幼兒的偷竊行為
幼兒偶爾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出現這種現像,家長往往有兩種態度:一種大驚失色——孩子怎麼會“偷”了?進而嚴厲責罰。另一種暗暗吃驚——這可不能聲張,既不管教,又怕人知道,便袒護起來。 這兩種態度都不是正確的。國外心理學者的實驗告訴我們:大人過分
2015-01-19 16 -
孩子“順手牽羊”,不是“偷”
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在一些幼兒中時有發生,如把幼稚園的玩具、用品、食品帶回家,把小朋友的東西、鄰居家的東西據為己有等,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應該引起重視,並應及時地進行教育與糾正。 為了處理好這個問題,首先要扭轉兩個錯誤的認識: 1.有的成人對孩
2015-01-20 18 -
巧妙糾正幼兒跺腳壞習慣
1~2歲的孩子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會出現兩足亂跺以發洩脾氣,2歲半後跺腳的情況愈演愈烈,為什麼?又如何糾正呢? 1.幼兒想做某一件事情,由於語言不能充分表達,而周圍的人又不理解他的心情,所以很氣憤,只能用跺腳的行為來發洩。作為家長不知道他在想
2014-02-20 75 -
適當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兒童時期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關鍵時期。通常,孩子到3、4歲時,已經萌發出自信心和獨立性。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這時候父母親應該注意及時鼓勵孩子鍛煉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原則上是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
2014-11-01 19